陈高
【注释】 题花竹翎毛二首:题,题咏。花竹翎毛二首指《竹翎毛》和《梅花翎毛》。 乾坤寥落岁将阑:天地空旷,岁月将尽。阑,尽也。 竹叶梅花独好看:只有竹子和梅花最令人喜爱。竹叶梅花,泛指草木花卉。 可惜幽禽栖不稳:可惜这鸟儿栖息不稳固。幽禽,即“幽栖鸟”。 霜风日暮羽毛寒:在寒冷的风中度过漫漫长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时间、空间的广阔,万物皆已凋零残败,只剩下苍天大地空荡无一生机
【注释】 新年:农历正月初一。 新雨连残腊:新年伊始就下雨,好像连去年的腊月也未完。 浑:全。 莺声:黄莺的叫声。 柳眼:指柳条上刚发芽的小叶子。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寒料峭时的景象。开头两句“新年新雨连残腊,一月浑无一日晴”,写新春伊始就下起新雨来,似乎把去年腊月的阴霾一直留在了今年正月里,整个一月没有一天晴朗。“晓起莺声都寂寞,寒深柳眼未分明”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早起所见的景物
注释: 老翁回忆儿子的哭声,十分哀伤;妻子怨恨征夫去而不回。 前些日子山中新战死的人,昨夜在梦里见到丈夫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残酷和家庭悲痛的诗。诗人通过对老翁、妇、子以及战场、梦境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诗中充满了深深的悲伤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家庭的珍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 第一句“梨花沐雨带娇羞,独立枝间一鸟幽。”描述了梨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娇嫩可爱,而一只鸟儿独自栖息在树枝上,显得非常幽静。 第二句“若遣美人初睡起,定应无处着春愁。”如果这个美人刚醒来,那她可能就没有地方去表达自己的春天的忧郁情绪了。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1. 题画:在诗画上题写诗句。 2. 白发:指头发变白,形容衰老。 3. 复何愁:还有什么事可担心呢? 4. 应:应该。春光:春天的阳光。 5. 恼:惹恼、惹动。 6. 雪满头:形容头上的白发像被雪覆盖一般。 7. 赏析:此诗以“愁”为线索贯穿全篇,诗人借题发挥,抒发了因愁而白头的感慨。首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因为愁闷而生出白发,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状态的真实写照。第二句则通过设问的方式
绝句二首 春日美景如画卷,鸟鸣鹭舞显生机 1. 诗句释义 - 云合虹腰断,风回两脚斜 - 浅滩屯宿鹭,高树竞栖鸦 2. 译文解读 - 第一首诗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第二首诗则展现了鸟儿们欢快的栖息场景 3. 关键词注释 - 云合:天空中飘浮的云彩紧密聚集 - 虹腰断:彩虹的两端断裂 - 风回:春风回旋吹拂 - 两脚斜:形容船只或鸟类在风力作用下倾斜的姿态 - 浅滩
【注释】 药名诗:即用药物的名称作成诗歌。 丈夫怀远志:意谓丈夫胸怀大志,欲去远方。 儿女苦参商:意谓妻子儿女思念丈夫,如同商朝的人民怀念其君主。 过海防风浪:意谓渡海时防备着狂风恶浪。 何当归故乡:意为归乡心切,不知如何返回家乡。 【赏析】 这首诗写思妇之愁。首句“丈夫怀远志”,表明诗人自己怀有壮志,要离开家园到很远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儿女苦参商”
注释: 栗里:古地名,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园荒:家园荒芜。 手栽:亲手种植。 雨根肥:雨水滋润,使根部肥沃。 客里:客居他乡。 看图画:观赏画中的菘菜。 惆怅:伤感。 红尘:尘世,世俗。 飞:飘落,这里指飘零、离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自己家乡旧日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栗里园荒旧日归”,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家乡栗里的田园生活,那时的家园是荒芜的,但诗人依然回到了那里
【注释】 芦沟桥——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是一座石拱桥。 毡庐:毡帐。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帐篷。 金人出塞歌:指唐玄宗时边将哥舒翰征讨吐蕃(即“金人”)凯旋而归时所作的《凯歌》。 【赏析】 诗是一首描绘芦沟桥夜景和戍边将士生活的小诗。首句写芦沟桥西的景色,次句写山头上白日照耀着清澈的河水,三、四两句写毡庐中也有江南来的妇人,她们愁听戍边将士唱歌。全诗语言通俗明白,描写生动形象,意境开阔,感情深沉
注释: 禽名诗:即“咏物诗”,通过描写鸟兽虫鱼等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作者的情感。 游子归心切:比喻自己像游子一样急切地想要回家。 提壶看落红:提着酒壶去看落花,形容春天的景象。 告天天不语:向天诉说,却得不到回应。 愁杀白头翁:因为无法回家而感到悲伤,甚至让老翁也愁容满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禽名诗,通过描写鸟儿的行为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诗人以“游子归心切”开篇,表达了自己对家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