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师泰
挽马伯庸中丞 世祖投戈日,先公出守初。 邦人怀礼乐,家学赡诗书。 一举登金榜,频年步玉除。 星移供奉烛,风动使臣车。 忠谏陈无逸,雄文赋《子虚》。 群公推雅量,多士服清誉。 太史仍兼制,春官总傅储。 槐云衣纚纚,华日佩舒舒。 长乐方调膳,中台旋赐舆。 尊严深翠柏,清润照红蕖。 德业真无比,恩光孰可如。 休官唐殿李,知止汉廷疏。 野旷秋呼雁,江清晚钓鱼。 石田霜后稻,沙圃雨中蔬。 正尔安民望
赴京别亲友 崇堤卫芳塘,塘上种杨柳。 杨柳年年青,慈亲未白首。 送我不忍别,出门复携手。 亲友陟高冈,立马望良久。 离怀急欲醉,尽此樽中酒。 注释: 崇堤:高大的堤坝。 芳塘:美丽的池塘。 杨柳:柳树。 年年青:每年都青翠。 慈亲:指父母或长辈。 不忍别:不愿意分开。 出门复携手:出门后又紧紧握手(表示依依不舍)。 陟高冈:登上高处。 立马:骑马站着。 望良久:望了很久。 离怀:离别之情。 醉
诗句原文: 太液池边雪始干,晓妆初试佩珊珊。 帘钩欲下东风细,犹梦珠宫扇影寒。 译文: 在太液池畔的积雪刚刚融化,清晨的妆容刚试戴好玉佩。 微风轻拂,仿佛能听见帘钩缓缓落下的声音,梦中的我仍被那珠宫扇影的冷意所困。 关键词注释: - 太液池:古代皇家池塘名,此处借指宫廷。 - 雪始干:雪刚开始融化,形容天气转暖。 - 晓妆:清晨的妆容,指起床后开始打扮。 - 佩珊珊:形容佩戴的玉佩清脆悦耳。
水仙二首 十二瑶台风露寒,银河澹澹月团团。 龙宫自与尘凡隔,别有铢衣白玉冠。 注释 - 十二瑶台:指神话中的仙境。 - 风露寒:形容天气寒冷或环境清冷。 - 银河澹澹:银河清晰可见,水流平缓。 - 月团团:月亮圆而明亮。 - 铢衣白玉冠:指神仙的服饰和头冠,象征高贵和纯洁。 赏析 黄庭坚的《水仙二首》是一组咏物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在这首诗中
注释: 白月满天江水平,银河垂地寂无声。 披衣独坐过夜半,拨剌跳鱼时一鸣。 吴淞江上漫兴二首(其一) 白月满天江水平,银河垂地寂无声。 披衣独坐过夜半,拨剌跳鱼时一鸣。 赏析: 第一句“白月满天江水平,银河垂地寂无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江景图。月光如洗,映照在平静的江面,形成一片银白;而那悬挂天际的银河,仿佛也在这月色之下沉默不语。整句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露冷草根鸣蟋蟀,雨晴花影转蛸蟏。 一家四散知何在,独对林间喜鹊巢。 注释:在寒冷的露水中,蟋蟀在草根上鸣叫。雨后晴朗,花的影子转动着,好像在寻找蛛网(蛸蟏)。一家四散了,不知道都去了哪里。只有我独自面对树林中的喜鹊窝。 赏析:诗人用“鸣蟋蟀”和“蛛蟏”,分别写出了阴天的寒冷和晴天的花影。而“鸣蟋蟀”和“蛛蟏”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日落柳树风声息,明月当空花露多。 东轩幽静宽敞处,夜深人静偶尔过。 鸟飞散尽庭中树,虫鸣声响阶下莎。 北斗七星低且昂,繁星点点横河上。 独坐沉思谁与我交谈?感慨万千悲从中来,化作悲歌传四方。 怀念远方岩桂台,远在姑山的高处
诗句原文 画船载酒西湖上,一日笙歌几万钱。独抱孤桐向何处,夜深弹月上青天。 译文与注解 在画船上载满了美酒,在西湖之上尽情歌舞,一天之内歌声和欢笑汇聚了多少财富!我独自怀抱着孤独的梧桐,不知道该向哪里去,直到深夜才在月光下弹出琴声高扬。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赠钱唐琴士》出自元代诗人贡师泰之手,描绘了一个繁华热闹的西湖之夜,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
注释: 百战关河血未干,指的是在百战后关河仍然血迹斑斑,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激烈。汉家宗社要重安,是指汉朝的江山社稷需要重新安定下来,强调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时尽著羊裘去,指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纷纷穿着羊皮袍子离开,可能是因为寒冷或是担忧。谁向云台画里看,是指有谁能看到那些关于云台山的画呢?这里的云台山指的是汉末群雄割据时的云台山。 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战争结束后,人们渴望安宁
诗句原文: 青山西去水东流,两岸飞花送客舟。 何事阊门行一月,不能三日到宣州。 翻译: 青山背后水流向东,两岸上飘散着花瓣似在送别。 为何在阊门行走一个月都不能在三天之内到达宣州。 注释: - 青山(指山):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或自然景观,可能是诗人的所在地。 - 水东流:指流水的方向是向东流的。 - 两岸:指河流两侧的地方。 - 飞花:指随风飘散的花瓣,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色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