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道
【注释】 襟怀:胸怀;颜面:脸面,这里指面孔。不相谋:不交流;作伪:虚伪;心劳:心里费神;示:显示;德休:道德;堂上已栖巢幕燕:堂上已有燕子筑巢,比喻有人暗中投靠了敌人;阶前犹系蹊田牛:台阶之前还有耕牛在走,比喻有人暗中勾结敌人;经史:儒家经典;奇货:珍贵的货物;欲陷衣冠入浊流:想把读书人引向黑暗的深渊;衣冠:指读书人;浊流:污浊的水流;暗室伏机:在暗中布下陷阱;微笑出:露出笑容;定知:一定知道
注释:走进西园里,秋风草木茂盛。 牛羊能识别牢笼,废殿上飘散着香气。 译文:走进西园,秋天的草木长得茂盛。 牛羊能辨认出关牢的门栏,废殿上弥漫着香气。 赏析:这首诗是张介夫、杨信卿在龙德宫所作的诗。首二句写秋景。“草木”,指草和木;“长”是茂盛的意思。“牛羊”、“识”字,点明“入”。三、四句写废殿,“凝香”二字,写出废殿中残存的香气
注释: 白道——指白色的道路,这里比喻通往成功的道路。 穿云去——形容道路直通云霄,形象地描绘出了通往成功的路是多么的艰难曲折。 青郊——指郊外的青色土地。 占地耕——指开垦土地。 堑深——指壕沟深。 屯棘刺——把荆棘扎在一起,形成障碍。 得得断人行——形容道路艰险,使人无法通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白道穿云去,青郊占地耕,堑深屯棘刺,得得断人行四个景象
注释:叠嶂,层层的山;寒林,冷清的树林。招提,寺庙。反顾,回头看。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晚归渔民和飞雁的诗,画面生动,情感真实。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归渔民的归来场景,以及飞雁的背影,都让人感到十分真实,仿佛可以听到风声鹤唳的声音,感受到渔人的疲惫和劳累。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诗句释义】 故里:故乡。蒿莱野鹿呼,翛然幽鸟下庭除:蒿草、野鹿在村中呼叫嬉戏,自由自在的鸟儿飞落在庭院里。蒿莱:蒿和菜,泛指野草。翛然:悠闲自如的样子。幽鸟:隐士之鸟,比喻隐居的隐者。庭除(chú):庭院。 困亨何恤泽无水,姤遇可伤包有鱼:即使生活贫困也不怕没有水喝,可是遇到好运却担心有鱼被伤害。困亨:贫穷困苦。何恤:不担忧。泽无水:没有水喝。姤遇:指遇到运气好的时期。可伤:值得担心。包有鱼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味,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注意要结合写作背景来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如这首诗写送别之情,应是送别的场景中,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 (1) “麦苗春晚尚如丝”,春天到了,麦苗长势很好,但诗人却感到遗憾:“甘泽尝嗟应候迟”,甘泽即甘霖,比喻及时的雨水
注释: 寒食:指清明前一天或五天。古代习俗,这一天禁火冷食。 陌上:路旁、田间。 卷落花:风吹落花瓣。 年年岁岁:一年又一年。 催:催促,使加快。 心田方寸乱如麻:形容内心混乱不安。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之诗。 首句“去年寒食已无家”中的“寒食”是清明节前一天,古人有在这一天禁火冷食以示纪念先人的风俗习惯。而诗人却感叹自己已经失去了故乡,没有家了。
【注释】: 郁郁:繁茂的样子。薶(qióng)高:高耸。茫茫:广阔无边。岑(cén):山。万籁:各种声音,指风吹树叶、虫鸣等大自然的声响。轻阴:轻薄的云层。 【赏析】: 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在南涧,写诗人所见之景。次句点出南涧的特点——树木高大茂盛。第三句描写南涧风声大作的景象。第四句写云影映在南涧中的情景。此诗写景细腻入微,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中都二首》之一。下面是逐句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1. 繁华消歇湛恩留,忍见珠宫作土丘。 - "繁华消歇":指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或逐渐消失。 - "湛恩":深厚的恩泽。 - "珠宫":华丽的宫殿,这里比喻曾经的繁华之地。 - "作土丘":变为废墟。 2. 海日西沉燕市晚,塞鸿南度蓟门秋。 - "海日西沉":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象。 - "燕市":古地名
【注释】 渼陂:指渼陂亭。在长安城东南,是王维的别墅。 翠:指绿树。 “镜铜”句:比喻水波如镜一般明净,但云锦未张,显得空空荡荡。 机丝:织机的丝线。 源少府:即韦皋,唐朝大臣,曾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源师雄,是他的女婿,任源州刺史。 杜陵翁: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著名诗人。 “一饭”句:意谓常怀感恩之心,以报答源少府的恩情。 劳生:辛勤的生活。 “转蓬”句:形容自己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