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道
【注释】 遣兴:借作诗来排解忧愁。遣,排遣,消遣。玄鸟:即燕子。军幕:营垒或军营之幕。白鱼逐钓丝:指在江中钓鱼时,有时能见到白色鱼群随着钓丝而游动。董京:《太平御览》引《襄阳耆老传》,汉末襄阳人董京隐居于岘山,后为荆州刺史刘表所辟,不就。 【赏析】 此诗是作者罢官闲居之作。诗人以“正愁”起句,点明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又见”一句,承上启下,写眼前所见之景。“座侧”两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理解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遣兴”,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要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 【答案】 示例一: ①玲珑:形容玉石光彩闪烁晶莹透剔。 ②岁寒姿:指梅花在严寒中盛开的样子。 ③庾岭:地名
注释:我已经年老没有力气了,只能嗷嗷地哺育这些雏鸟。我常常怀念皇甫冉,曾经劝说陆潜夫。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寄怀诗,诗人以自己衰老无力哺养雏鸟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忧愤不平之气。“暮齿无筋力”,点明时世已非当年,诗人已经年迈体衰,无力再为朝廷做事,只能哀叹自己生不逢时。“嗷嗷哺众雏”,形象地写出诗人年老体弱,却还要喂养着一群雏鸟,突出了诗人的悲凉与无奈。颔联两句是诗人对往事的回忆
注释:在青柯坪上弄着云烟,卢氏山中又过了几年。 道学愈精身愈困,布衣憔悴汉江边。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作此诗赠与希白。“青柯坪上弄云烟”,是说希白来到这个地方后,经常到青柯坪上观赏云烟,这既是希白的爱好,也是他的一种心境。“卢氏山中又几年”,是说希白在山中住了好几年了,可见希白的学问已经大有长进。“道学愈精身愈困”,是说希白的道学越来越精湛,但是也因此而更加困苦
注释:孟浩然的诗在江湖上有很大的影响,他乘兴西游到达玉溪。 他能够解释出云梦泽的蒸气上升的景象,但是又说多病的故人疏远了他。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孟浩然的诗作。诗人赞扬孟浩然的诗才,他的诗在江湖上有很大的影响,他乘兴西游到达玉溪。 他能够解释出云梦泽的蒸气上升的景象,但是又说多病的故人疏远了他。整首诗表达了对孟浩然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他才华的赞美和敬仰
释义: 1 花有凌霄者,谁当瘠土栽。 - 注释:凌霄,即凌霄花,一种攀缘植物。瘠土,不肥沃的土地。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不毛之地生长的花朵的赞美。它暗示了即使是最微小的种子或花朵,只要有适合的土壤和条件,也能够茁壮成长。 2. 可怜无所附,寂寞草间开。 - 注释:可怜的是它们没有依附之处,只能孤独地在草丛中盛开。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同情和怜悯
遂性方为乐,逢灾未必愚。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遭遇挫折或困难时,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被困难所迷惑。遂性方为乐,意为遵循自己的本性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逢灾未必愚,则是指即使遭遇挫折或灾难,也不应该因此变得愚蠢。 人生何异此,一幅草虫图。 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幅草虫图。人生就像这画中的各种草虫,虽然形态各异,但却都是这幅画的一部分。这种对比突出了人生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诗句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春来桃李便承恩,况复儒宫稳托根。 - 春来 -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 桃李便承恩 - 指桃花李花开得繁盛,象征着生机和繁荣。这里的“承恩”暗示着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祝福。 - 况复儒宫稳托根 - “况复”表示进一步,加深了对前文的强调。“儒宫”指的是孔子庙,即宣圣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稳托根”意味着在这样一个庄严的文化场所中,孔子的教诲如同根深蒂固的根基一样
解析诗句: 若人二首 “若人”在这里可能是指那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他们往往通过自己的地位来结交朋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中某些人利用自己地位来结交他人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势利场中论结交,喣愉便辟伪如毛 “喣愉便辟”是形容那些善于谄媚奉承、巴结权贵的人,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伪装自己。这里诗人用“喣愉便辟伪如毛”来形容这种人虚伪的程度
【注释】 迎水:靠近水边的低洼处。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连夜风:寒夜的大风。茅堂:用茅草搭成的简陋房屋,泛指茅舍。何以处:什么地方可以居住?春在:春天的气息或景象。小炉红:小炉里的火把红彤彤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仲冬之夜的诗。首句“迎水地卑湿”写诗人住所临近水流之地,地势低洼潮湿;次句“仲冬连夜风”是说仲冬时节寒气逼人,寒夜的北风呼啸不停。这两句点出时令和天气,为下面写茅屋的居住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