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水地卑湿,仲冬连夜风。
茅堂何以处,春在小炉红。

【注释】

迎水:靠近水边的低洼处。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连夜风:寒夜的大风。茅堂:用茅草搭成的简陋房屋,泛指茅舍。何以处:什么地方可以居住?春在:春天的气息或景象。小炉红:小炉里的火把红彤彤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仲冬之夜的诗。首句“迎水地卑湿”写诗人住所临近水流之地,地势低洼潮湿;次句“仲冬连夜风”是说仲冬时节寒气逼人,寒夜的北风呼啸不停。这两句点出时令和天气,为下面写茅屋的居住作铺垫。第三句“茅堂何以处”,诗人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感到十分无奈和困窘,于是发出了“何以处”的疑问。末句“春在小炉红”则是回答了前面的问题,意思是说,尽管居所卑湿寒冷,但只要点燃了小炉,室内就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暖意。

全诗构思独特,语言平易朴实,却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诗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淡淡的哀愁,让人读后不禁感叹于诗人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体会到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