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道源
九月十八日黄菊始开时且禁酿谩成示德衡弟 苒苒秋事杪,幽丛花始黄。 直须雕众卉,才许见孤芳。 重露洗金质,严风吹绿裳。 陶翁如有酒,何日不重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全诗如下: 苒苒秋事杪,幽丛花始黄。 直须雕众卉,才许见孤芳。 重露洗金质,严风吹绿裳。 陶翁如有酒,何日不重阳。 译文及赏析: 首句"苒苒秋事杪,幽丛花始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暗示着菊花在秋天开始盛开
这首诗是郭某在席间即兴赋诗,表达了他的感慨和无奈。下面是逐句释义: 喔喔晨鸡唤梦醒,窗衔好月壁衔灯。 ——早晨听到公鸡的叫声叫醒了我,窗外有明亮的月亮,室内还有灯光。 宦情嚼蜡淡无味,世路登天吁可憎。 ——做官的生活就像嚼蜡一样枯燥无味,世间的道路像登天一样艰难可怕。 十载飘零都是客,一廛寂寞静于僧。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我四处漂泊如同过客一样,一个人住在简陋的房间,安静得如出家人一般。
雄视坤维有此楼,恍疑八表继神游。 山连秦蜀相邻际,水接襄樊不尽头。 阴阖阳开增伟观,月明风冷怯清秋。 百年豪杰登临处,诗兴飘飘隘九州。 注释: 雄视坤维:指雄居天下的气概。坤维,大地的意思。 恍疑八表继神游:仿佛在想象着与八方天地相接的神奇景象。八表,泛指四方之外。 山连秦蜀相邻际:山脉连接着秦地和蜀地,地理位置非常接近。秦蜀,泛指陕西、四川一带。 水接襄樊不尽头:江水连接着襄樊,没有尽头
觉和尚庵赏白莲 冰雪肌肤出淤泥,伶俜寒影照涟漪。 晓风浮冷梦初醒,夜月婵娟清更宜。 未要露浓垂别泪,先看水滑洗凝脂。 陶诗近体惊儿女,大笑庐山远法师。 注释: 1. 冰雪肌肤出淤泥:意指莲花如同冰雪一般纯洁,其肌肤仿佛从泥泞中绽放出来。 2. 伶俜寒影照涟漪:形容莲花独自开放,影子摇曳在水面上,给人以孤独而坚强的感觉。 3. 晓风浮冷梦初醒:暗示清晨的微风拂过水面,使莲花仿佛在梦中醒来
红芙蓉 丰肌弱骨与秋宜,宿酒酣来不自持。 岂为严霜成槁质,要凭初日发妍姿。 燕姬入画犹嫌陋,蜀锦团窠未足奇。 独对芳丛寄幽兴,子高真是遇仙时。 释义:秋天的芙蓉丰腴而娇弱,和秋天的气候非常匹配,酒后的我难以自制自己。难道是因为秋天的寒霜让它变得干枯瘦削吗?还是因为初日的阳光让它焕发出美丽的姿色?燕子女子进入画中还觉得不够美,蜀地的精美锦缎制成的花形图案也不足以形容它的美丽
诗句解读: 1. “将至中山” - 表明诗人即将到达中山这个地方。 2. “何处是,隐隐望孤城” - 通过询问和表达对中山位置的不确定感,增加了诗句的神秘感和距离感。 3. “远霭青林暗,斜阳白塔明” - 描述了中山周围的景色:远处的雾气笼罩着青翠的树林,而夕阳下的白塔则显得格外明亮。 4. “韩苏名不朽,辽宋恨应平” - 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韩愈、苏轼)以及他们与该地区的历史联系
偶书 入树秋风早,惊心节序迁。 晚云兼去鹤,凉雨静鸣蝉。 得句因新意,耽书是宿缘。 平生爱冲澹,何事亦华颠。 注释: 入树秋风早:秋天的微风早早地吹进了树林。 惊心节序迁: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惊讶,因为季节在不知不觉间就发生了变化。 晚云兼去鹤,凉雨静鸣蝉:傍晚时分,云朵和去往南方的鹤一同消散在天空中;细雨落下时,蝉儿也停止了鸣叫。 得句因新意,耽书是宿缘:我在创作诗文时得到了新的灵感
冷落寒芳一径幽。 无诗无酒若为酬。 一生几得花前醉,两鬓难禁客里秋。 思往事,泪盈眸。 共嗟日月去如流。 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愁
霢沐春膏兆有年。 街头粟贱不论钱。 时机似见天心顺,物理端由刺史贤。 人富贵,寿绵延。 满城桃李动芳妍。 邦民香火才收罢,黄阁声名次第传
好景良辰近上元。 天公为闲产英贤。 政声洋溢春风外,德泽流行汉水边。 官一品,寿千年。 应知仁者得兼全。 凤凰池上恩波暖,指日丹墀步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