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何处是,隐隐望孤城。
远霭青林暗,斜阳白塔明。
韩苏名不朽,辽宋恨应平。
策马长途晚,风沙老客情。
诗句解读:
- “将至中山” - 表明诗人即将到达中山这个地方。
- “何处是,隐隐望孤城” - 通过询问和表达对中山位置的不确定感,增加了诗句的神秘感和距离感。
- “远霭青林暗,斜阳白塔明” - 描述了中山周围的景色:远处的雾气笼罩着青翠的树林,而夕阳下的白塔则显得格外明亮。
- “韩苏名不朽,辽宋恨应平” - 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韩愈、苏轼)以及他们与该地区的历史联系,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
- “策马长途晚,风沙老客情” - 描述了旅途中的景象:傍晚时分骑马穿行在风沙中,展现了一种孤独和坚韧的情感。
译文及赏析:
将要抵达那遥远的中山,但不知它具体的位置,只能远远地望向那座孤城的轮廓。
远处的山间云雾缭绕,隐约可见青葱的树林,而落日余晖中的白塔则清晰可见。
历史上著名的韩愈和苏轼都曾在此留下足迹,他们的名声永垂不朽。然而,对于辽宋之间的恩怨也应该得到平息。
在漫长的旅程中,天色渐晚,风沙弥漫,我作为过客的心情也变得有些凄凉。
注释:
- 中山: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北省南部。
- 孤城:指中山城内的古迹或遗址。
- 远霭青林暗:远处的山林被薄雾笼罩,显得朦胧不清。
- 斜阳白塔明:夕阳下,白色的塔楼显得格外明亮。
- 韩苏:指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苏轼,都是文学巨匠,对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 辽宋:历史上的两个政权,分别是辽国和宋朝,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充满矛盾。
- 策马长途晚:描述一个人骑着马,在黄昏时分继续前行的辛苦场景。
- 风沙老客情:表达了旅途中面对风沙的艰辛以及作为一个过客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