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澈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这几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山林的深情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每天爱恋着山中的美景,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迟迟不愿离开。他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在山林中度过了一段又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
注释: 1. 云门寺:指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的云门寺,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古刹之一。 2. 归鹤唳寥泬:归鹤(即白鹤)在空旷的湖边鸣叫;寥泬(liào xuē,寂静无声的样子)形容声音清幽、深远。 3. 僧房半倚秦峰缺:僧人的住所一半靠在秦岭山脉的山峰上,山体因侵蚀而出现缺口。秦峰即秦岭山脉上的峰峦。 4. 云生幽石何逍遥:云在山间的幽静之处自由自在地飘荡。 5. 泉去疏林几呜咽
诗句大意是: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译文为: 年岁已高我心无牵绊,粗布麻衣也能安身。 人们总是说退休真好,可谁曾见过真正的隐者? 赏析如下: 1. 诗句分析: - 年老心闲无外事:诗人通过“年老”和“心闲”两个词,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淡然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无外事”意味着诗人已经超脱于世俗纷扰之外,不再关心外界的名利和是非。 -
天姥岑望天台山 天姥:指天台山。岑:山势高峻貌。天台:即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部。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 天台山众峰之外,华顶高耸于寒冷的天空之中。 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有时云雾缭绕,只露出山峰的半边,巍峨屹立于云端之中。 【赏析】 “天姥岑望天台山”,起句点题,表明了作者游赏的目的地是天台山。“天姥”是山名。相传为古仙人所居,故称“天姥”。这里以人作地,用拟人手法写景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段: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 译文: 童子出家没有固定的住所,跟随师傅一起吃饭,只记自己的名字。 第二段: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译文: 我不敢在长沙谈论年龄,只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是甲子年。 赏析 《答徐广叔四问》作为唐代诗人灵澈的作品之一,展现了他的学识和思考能力。诗中通过问答形式,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修行和自然的独特看法
【注释】 元日:元旦。郭将军:指郭子仪,唐代名将。早朝:上朝拜见天子。 欲曙(sù):天刚破晓时。九衢:京城的大道,这里指长安城。千条香烛:上千条的香烛。照星河:照亮天河。 今朝始见:今天才看见。金吾贵:金吾卫是皇帝禁卫军,尊贵显赫。车马纵横:形容车马络绎不绝,往来繁忙。避玉珂(kuò huī):躲避金玉装饰的车驾声。玉珂,古代用玉制的马衔。 【赏析】 《元日观郭将军早朝》
诗句释义: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 译文:古老的殿堂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中,山中的树木显得格外青翠欲滴。池边的石阶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阶梯,让人不禁驻足欣赏自己的倒影。 关键词解释与注释: 1. 东林寺:指的是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的东林寺,为唐代著名高僧灵澈所建。 2. 清阴:形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3. 跂石:指站在石阶上观望四周的景色。 4. 观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要读懂全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为第一联,“闻李处士亡”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后两联为第二联,诗人借景抒情,用青山长在比喻李处的不朽精神,抒发自己对故人的哀思之情,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慨。最后一句“青山长在属何人”是作者借物抒怀的诗句,表达了他对人生、对生死无常的认识。 【答案】 译文:时时听说你已故去,日日夜夜独自悲叹自己年老
注释: 山边水边等待着月明,暂时向人间借条路来走。 如今还回到山边去,只见湖水没有路可走。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山边水边待月明”,描绘了诗人在山边水边等待月亮升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暂向人间借路行”,表达了诗人在世道艰难、道路险阻的情况下,只能暂时借路而行的无奈。 第三句“如今还向山边去”
【解析】 “初到汀洲”一句,写诗人初到汀州时心情。“沧洲”,即沧海中的小岛,此处指闽地,也暗点出诗人的身世。“前心讵解愁”,意思是说:我初来乍到,怎能解此忧愁。 第二句,写诗人初到汀州时的心境。“旧交”,是指老朋友,这里指的是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容不拜”,意思是说:你我虽然久别重逢,但你还是不能接受我的敬礼。“容不拜”。这是说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却因年华已衰,故作谦虚,而对方则以老友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