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叔达
【注释】施州:今湖北黄陂县一带。张十九使君:指张籍。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 【译文】书信来的时候,我天天觉得与您感情亲切;现在得知您是老朋友了,我写信问候您好。许我重入社,我投名归社;放狂作恼,您不会生气吧?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收到信时的心情变化。“书来日日觉情亲”,每天收到家书,就感到亲情更亲近。这两句是说自己在寄信人那里,每日每夜都盼望着回信的到来。“今信施州是故人”,现在接到家书
注释: 1. 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三首,意思是我即将到达施州,事先写信告诉您张十九使君。 2. 向十霜,指的是已经过去了十个霜月,即一年。 3. 传闻佳句,意指听说张十九使君有优美的诗句。 4. 风降,意为风吹下来或者风中落下。 5. 弮,同“锤”,一种打击的工具。 6. 坚敌,意为强大的敌人或困难的对手。 7. 振臂,意为挥舞手臂,表示振奋精神。 8. 仍思起病创,意指仍然希望治愈创伤或疾病
注释: 次浮塘驿见张施州小诗次其韵:次指写诗,浮塘驿是作者的行宫所在,张施州是作者所见到的人。 叹息施州成老丑:叹息施州变得衰老丑陋。施州,即张施州。 当年玉雪莹相照:当年你们如玉如雪般洁白无瑕,彼此相互映照。 旧时去天一尺五:以前你离我只有一尺五的天地之隔。 今日万里听猿叫:今天你我相隔万里之遥,只能听到猿猴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浮塘驿见友人张施州后
次韵懋宗送别二首 【注释】 1. 别驾:指官名,宋代设置,专责地方治安及司法事务。柴门:简陋的门,此处象征隐逸的生活。一春:一整年的时间。 2. 艰难颠沛不忘君:形容生活困苦但始终不忘君王。 3. 幽谷:深而静的山谷,此处比喻困境或隐居之地。回天日:扭转乾坤,改变时局之意。教保:教导保护。馀生:余生,即剩余的生命。生瘴云: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瘴云:热带地区特有的疾病云雾,比喻危险和疾病。 4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对驿亭的描绘,抒发自己对建始县令政绩的赞美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景,以“眼波明”、“掌样平”形容驿站亭楼之高耸、道路之平坦。后两句抒情,以“歌美政”、“欢声”赞美建始县令的美政。 “驿亭新似眼波明”,是说驿亭修造得十分新颖漂亮。“眼波”是形容水波的样子,此处用来修饰亭子,形容亭子修造得十分漂亮,如同水波一样明净。“箐路开如掌样平”
诗句输出:日转溪山几百遭,厌闻虎啸与猿号。 译文:太阳缓缓移动,溪边的山峦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变换,我厌倦了听闻那如同怒吼般的虎啸和哀鸣。 关键词注释: 1. 日转:太阳逐渐转动 2. 溪山:指代山中的溪水,暗指自然景色 3. 几百遭:形容时间漫长,历经许多年月 4. 厌闻:表示厌倦听到某种声音或事物 5. 虎啸:老虎的吼叫声,通常代表威猛力量 6. 猿号:猴子的叫声,此处也用来象征自然的呼唤
黄叔达的《题驴瘦岭马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第1句:“老马饥嘶驴瘦岭,病人生入鬼门关。”此句中“老马”和“驴瘦岭”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艰苦的景象。马因为饥饿而嘶吼,驴因为饥饿而在岭上瘦弱,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艰难的感慨与同情。同时,“病人生入鬼门关”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句诗通过动物的生存状态来隐喻人的生活境遇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外甥李光祖的。 诗句逐句释义: 1. 「外侄李光祖往见尚垂髫」:外侄,指的是作者的侄子,即作者的兄弟的儿子。李光祖去看望作者时,还只是头发未长齐的小孩。 2. 「今观寄嗣直小诗已可爱」:现在看到你(指李光祖)写的东西已经这么可爱了。 3. 「因次韵」:这是古人的一种诗歌形式,即模仿前人的诗而作的诗。 4. 「昔别长安未裹头」:以前离别长安时,还没有头发
注释:在南陵山的山坡上 风吹着,我吃了干粮,住了下来,走了六十里路, 山路曲折盘旋,猿猴退避,百鸟悲啼。 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峰峦起伏, 心中喜悦,仿佛摩围岭就在脚下。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的前四句。全诗通过写诗人旅途的艰辛和登顶后的喜悦之情,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首联描绘了诗人在南陵山的山坡上的艰辛历程,从山脚走到山顶,历经风雨、饥饿和困顿
人鲊瓮中危万死,鬼门关外更千岑。 问君底事向前去,要试平生铁石心。 接下来是诗句的翻译: 黄叔达在诗中以“人鲊瓮中”和“鬼门关外”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他所面临的艰难险阻。"人鲊瓮中"暗示了他身处逆境,仿佛身处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充满了各种危险和困难。"鬼门关外"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困境,如同行走在死亡的边缘。通过这两个比喻,诗人展现了自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