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退官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布裘藜杖鹿胎冠,散率身如不在官。 "布裘"是指用粗布制成的皮衣,"藜杖"是一种用草编织的拐杖,"鹿胎冠"是一种古代官员戴的帽子。这些物品都是作者辞去官职后的生活用品。"散率"意为随意、不拘形式,"身如不在官"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 - 昼枕静攲无远梦,秋窗闲坐有微寒。
这首诗是诗人在暮春时节,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时光的期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暮春三月思依依” - 暮春三月:指春季末,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思依依:思念之情浓厚,依依不舍。 2. “又到年年惜别时” - 又到年年:每年。惜别:舍不得分别。 3. “暖逼流莺藏密树” - 暖逼:温暖的风吹过。流莺:黄鹂或布谷鸟,春天常见的鸟类。密树:茂密的树木。这句话描绘了春天温暖的风,吹动树叶
题:“巨石来从十八盘,离宫复道满千山。” 注释: - 巨石来从十八盘: 描述泰山的十八盘陡峭而险峻,巨石沿此攀爬。 - 离宫复道满千山: 形容山上宫殿复道之多,如同千山万壑。 译文: 泰山的巨石沿着十八盘艰难地攀爬,山上的宫殿复道纵横交错,仿佛覆盖了整个千山万壑。 赏析: 首句“巨石来从十八盘”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泰山十八盘的险峻。这里的“巨石”不仅指真实的岩石,也暗喻攀登者的意志与决心
丹青史笔敢虚张,功德巍然轶汉唐。 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 注释与赏析: - 丹青史笔:指用丹青(绘画)来记录历史,这里强调诗人以画笔记录历史功绩。 - 功德巍然:形容李昉的功绩巨大,超越汉朝和唐朝。 - 奠玉五回:指五次向天帝献祭,象征着对上天的敬仰和祈求。 - 御楼三度:三次在皇宫楼阁下接见投降的国王,显示宽容和接纳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象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千叶玫瑰的美丽形态和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满槛妖饶甚,皆因暖律催”描绘了玫瑰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句诗通过使用“妖饶”一词,生动地描绘了玫瑰的娇艳动人,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皆因暖律催”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使得玫瑰得以绽放。 颔联“好凭莺说意,不假蝶为媒”则是对玫瑰生长过程的描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泰陵忌辰》。 译文: 秘殿深严圣语温,十年前是一乾坤。 孤臣林壑杀生在,帝里金汤旧业存。 舜殿南风难解愠,汉陵西望欲销魂。 年年此日无穷恨,风雨潇潇独闭门。 注释: 1. 秘殿深严圣语温:指皇帝在秘殿中的话语和态度都非常温和。 2. 十年前是一乾坤:指过去的十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3. 孤臣林壑杀生在:指自己作为孤独的臣子,只能在山林之间杀人。 4.
注释: 1. 南望:向南看。乡闾:家乡。楚云:楚地的云。 2. 归心:归心似箭,比喻急切思念家乡的心情。迢递:遥远的样子。更:表修饰。纷纭:纷乱的样子。 3. 何因:为何、因为什么。得:能够、可以。共:一起。飞帆:乘船。上:登上。细看:仔细观看。濯锦文:指长江水色如染有锦绣般的图案,这里指江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归途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疏帘摇曳日辉辉:形容窗帘随风摆动,阳光透过缝隙照入室内,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明亮的景象。 2. 直阁深严半掩扉:直阁(官署)深处严谨封闭,只留下半扇门微开,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3. 一院有花春昼永:整个庭院里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春天的午后阳光明媚,景色宜人。 4. 八方无事诏书稀:全国上下平安无事,皇帝的诏书很少下达,意味着国家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词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意,尾联抒情,表现了诗人在春日小园中的惬意生活。全诗意境清幽,格调闲雅,是一首典型的写景佳作。
【注释】 胎化仙禽:指在母体中发育成形的鸟,这里指雏鸡。 何人携尔到京都:你是谁把你们送到京都去。 因加美号:因此给你取名。 仙客:古代称道士为“羽客”,这里指道士。 野夫:隐士。 警露秋声:听到秋天的声音。 翘沙晴影:翘起脚跟,看到天空中的孤影。 青田万里终归去:青田,即山名,位于浙江省武义、义乌两县交界处;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雏鸡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