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辞家年已久”是说辞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久,“与子分偏深”是说和你离别的时间长而且远。“易得相思泪,难为欲别心”意思是容易得到相思的痛苦,难以承受分别时的苦楚。“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意思是孤独的白云随着江流飘过江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山阴。这两句写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意思是远远地想到兰亭下,那里有清凉的风拂过大地
诗句输出: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日西无事傍江行。 译文输出: 几年来,我在湖边过着隐居的生活,远离了官场的喧嚣,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时光。我手持竹杖,头戴纱巾,随心所欲地生活着,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情。每天黄昏时分,我会在江边散步,欣赏着夕阳下的美景。 关键词注释: - 崔峒:唐代诗人,此诗作于其晚年。 - 浮名:指世俗的名誉和地位,诗人厌倦官场,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湖上与李侍郎相遇的情景。下面是每句诗的释义和赏析: 寄上礼部李侍郎 吴楚相逢处,江湖共泛时。 任风舟去远,待月酒行迟。 白发常同欢,青云本要期。 贵来君却少,秋至老偏悲。 玉佩明朝盛,苍苔陋巷滋。 追寻恨无路,唯有梦相思。 注释: - 吴楚:指江南地区,泛指江南一带。 - 相逢处:指两人在某个地方相遇的地方。 - 江湖共泛时:指两人在江湖中共同度过的时光。 - 任风舟去远
【注解】 ①送韦员外还京:送韦承庆回京城。员外,指韦承庆,唐高宗时宰相。②此去若为情:你这次回去,将面对什么?③春晚:春天已晚,即暮春时节。香山,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有香山寺。④人稀:指人多的地方少。豫水:指洛水。⑤独树:单棵树。⑥关路:关津,渡口。残莺:残败的黄莺。⑦前殿:指皇帝居住的宫殿。朝明主:拜见圣上。⑧应怜:会同情。白发生:指头发变白,年老。 【赏析】
【注释】 清江曲:在湖北武汉市汉口北的江边。 去浪平:指水流平静。 片帆:一叶小帆。带风轻:顺风飘荡。 极目:远望。 南是:南方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长江景色的七言绝句,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前两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宁静的长江水天相接的画面。诗人把长江比喻为一条大船,用“去浪平”三字形容它正驶向下游;用“一片帆”来比喻那从上游顺流而下的小舟。“八月长江去浪平”,不仅写出了长江上波涛已息的景象
注释:湖上千峰被夕阳染红,白云飘过之处露出柴门。松树门前的小路依然长满青草,大概是仙人很少出山的缘故。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武康郭外望见许纬先生山居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湖上千峰带落晖”,以湖上千峰映衬夕阳余晖,写出了山色与夕阳交融的美景;次句“白云开处见柴扉”,“柴扉”即茅屋,用“柴扉”代指隐者的住所,表明了隐者的生活状态。第三句“松门一径仍生草”,以“松门”点明了隐士隐居之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全诗如下: 喧喧五衢上,鞍马自驱驰。 落日临阡陌,贫交欲别离。 早知时事异,堪与世人随。 握手将何赠,君心我独知。 注释: - 喧喧五衢:五衢,即长安城内的五条大街,这里泛指京城的街道。 - 鞍马自驱驰:形容旅途劳顿,骑马奔驰于道路上。 - 落日临阡陌:夕阳西下,映照在田间的小路上。 - 贫交:贫穷的朋友或熟人。 - 时事异:时代的变化、政治形势的不同。 -
注释: 1.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 注释:爱你没有束缚,随心所欲地游览云和山。 2. 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注释:我独自一人随着远处的山峰,任由轻快的波浪飘荡。 3. 世事关情少,渔家寄宿多。 注释:世上的事情关系不多,渔民们住的地方多。 4. 芦花浅淡处,江月奈人何。 注释:芦花在浅浅的水面中,江上的月亮让人无法忍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苏修游上饶的场景
注释: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独经行。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前两句“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独经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景图。诗人在绝顶上搭建了一个茅庵,独自在此生活修行。周围的景色十分清幽,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树木和漫天的寒云相伴。这里的“绝顶”、“茅庵”、“寒云”、“孤木”都是关键词
【注释】 而今:现在。用武:施展武力。尔:你,指贺兰广。攻文:以武力攻打。流辈:门第相同的人。干时:依附权势。独卧云:隐居山林。衡镜:镜子,指代官位。却惭君:惭愧于君。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和希望他能有所建树的美好祝愿。首句“而今用武尔攻文”,是说现在你正需要用武力攻打敌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凭文辞来攻击对手了。第二句“流辈干时独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