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玉
鸣凤轩 凤凰飞翔在朝云之上,五章完备羽仪。 回翔盘旋久久不下,顾览在德辉映照。 美人怀抱高远志向,树立此圭璋美姿。 将期九苞翼集而来,来集凌寒树枝。 但恐花不实,零霜严峻威逼。 从此舟穴中雏鸟,茕茕抱长饥渴。 翻贻斥鴳诮责,中道将安归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鸣凤轩的赞美和寄托自己的情感。鸣凤轩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用来象征高贵的地位和身份。这首诗通过描绘鸣凤轩的景象
杂诗十首其八 弱水不容涉,蓬莱焉得游。 生时被珠玉,死后归山邱。 一身非我有,此外定足求。 君子顺时命,小人行险谋。 荣华能取辱,贫贱可忘忧。 注释: - 弱水:传说中一条没有舟楫的河流,位于昆仑山附近,据说连鱼鳖都不能通过。 - 涉:渡过(指弱水)。 - 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在渤海之中。 - 生时:生前,活着的时候。 - 被:受到,遭受。 - 珠玉:比喻珍贵的财宝,这里特指南方的珍奇异宝。
【注释】: 杂诗十首 其二 远游历燕赵,抚剑黄金台。 昭王在何许,遗迹空蒿莱。 是时穷秋后,朔漠悲风来。 惊沙掩白日,六龙就西颓。 羁怀无与欢,俯仰独徘徊。 徘徊将安之,零泪曾沾怀。 赏析: 《杂诗》共作十首,这是其中第二首。这首诗的主旨是抒写诗人对昭王的怀念之情。全诗从“抚剑”开始,到“零泪曾沾怀”,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把诗人的思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远游历燕赵,抚剑黄金台
【注释】: 杂诗十首 其十:指诗人的诗歌作品。东去有瀛洲,灵鳌戴三峰:东面去的地方有仙境,像神鳌那样背负着三座山峰(蓬莱山)。洪涛九万里,云海仿佛通:浩瀚的大海有九千里,而云海好像与陆地相通。神仙息其上,丹阙泊珠宫:仙人在这座山峰之上休息,宫殿像珍珠一样堆积在那里。餐霞几玉蕊,绿发双青瞳:“食”字原缺,据上下文补为“餐”字,意思是吃了几粒像玉蕊一样的仙果,长出了两只像青色眼睛一般的白发
【注释】 多财:指财富很多。情易淫:情志因贪恋财物而放荡。纵欲:指放纵情欲。神将铄:指精神因此受到损伤。瞻前:顾念未来。慎图返:谨慎地思考返回的道路。处泰:处在太平盛世。当思约:应该思考节俭之道。婉娈:柔媚的样子。通衢子:指有钱有势的人。遨游恣欢谑:在大道上随意嬉笑游玩。玉佩:珍贵的玉器。绮罗衣:华丽的丝织衣裳。白马黄金络:指车马装饰豪华。但慕:只追求。千驷:形容数量之多,极言其奢侈之至。安知
访山中故人 整策陟幽峻,寻云入灵溪。 藤萝互蒙密,崖磴纷盘纡。 长林倏数转,春鸟时一啼。 稍觉去人远,讵知行路迷。 欣值息心士,幽独在岩栖。 清晤冥夙契,微旨启玄机。 于焉素怀惬,澹然凡虑非。 明当税尘鞅,投迹恒相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隐居的好友的访问和问候之作。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为一句,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绘了友人隐居的地方和环境,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问候和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思想情感是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之一。解答此题时,需要考生有较好的语言积累功底,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分类识记,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青阳降丰泽,万物竞欣荣。”意思是:春天到来,阳气上升,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秋霜被原野,从此悲凋零。”“秋霜”指秋霜降临,这里指秋天来临。“凋零”意为凋谢、衰败。诗人写景抒情
杂诗十首 其四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旸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注释: - 朝阳的朝霞迎接着初升的太阳,天空中弥漫着浓郁的红色气团。 - 轻柔的微风逐渐增强力量,将坚韧的草木吹得东倒西歪。 - 密集的树木在夜间变得稀疏,整个树林看起来就像被捆绑起来一般。 - 过去总是感叹时间过得太慢
杂诗十首 其六 蕣花辉朝艳,岂睹蟠桃春。 营营尘中徒,宁识林下人。 声色令心惑,骄荒使智昏。 日夕相驰逐,何时返道真。 注释: 1. 蕣花辉朝艳:指蕣花在朝阳下绽放,光彩夺目。 2. 岂睹蟠桃春:意为怎么能看到春天的蟠桃盛开? 3. 营营尘中徒:形容那些在尘世中忙碌的人。 4. 宁识林下人:意指那些隐居山林的人又怎么能认识呢? 5. 声色令心惑:指的是声色之诱惑使人心生迷惑。 6. 骄荒使智昏
【注释】颜回反夭,指颜回死时年仅34岁,而盗跖却活到80多岁;众人惑其变,意指世人不解颜回之死;志士守其常,意指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人坚守自己的常德;匪敢奸,意指那些不法之徒不敢以奸邪之心来试探自己;安肯忘,意指那些志士仁人面对生死之际,决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愿为松柏姿,意指他们希望像松柏一样挺拔高洁;不学桃李芳,意指他们不希望像桃李那样只知取悦他人、争奇斗艳。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晚年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