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玉
【注释】 独将:独自;冠:超过;东京:指东汉。不向:不在。云台:即云台阁,汉末曹操所建,用以藏名将之画像。列姓名:指立传。客星:流星。 【赏析】 严子陵,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东汉初年隐士,光武帝刘秀曾召他出仕,他不为所动。后来在富春山隐居。公元210年(建安二十五年),光武下诏褒扬他的高尚品质,追赠他为谏议大夫,谥号节侯。 这首诗是诗人对严子陵的颂诗。首句“独将风节冠东京”赞颂严子陵的高尚品德
【注释】 粉湿:指花沾水。香凝:指花沾露珠。翠翘:指女子的发髻。青琐:指宫廷的门。影转:影子转动。金阶:指皇宫的台阶。午朝:正午,中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了一幅画中之景。词人抓住画面中主要物象,即画中的凤池、凤尾竹和人物,用白描手法加以刻画。“粉湿”、“香凝”是写画中花的颜色和香味,突出花的艳丽和香气袭人;“湘娥”两句则是对画中人物的赞美,通过湘妃的故事赞美画中人物的美貌
诗名:题扇与练经 禁苑看花十二年,归来风景总依然。 当时寿恺人虽远,喜有槐阴绿满前。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禁苑看花十二年”:描述诗人在皇家园林中长时间观赏花朵的情景。“禁苑”指的是皇宫内的园林,通常为皇帝和贵族们游玩的地方。“十二年”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此地停留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期间可能经历了许多变迁或感慨。 - “归来风景总依然”:尽管诗人离开时已是十二年前
诗句原文: 一别溪头旧钓槎,十年频看凤城花。 天恩赐告归来日,不识松萝是我家。 注释解释: - 文徵明(1390年—1472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征仲,号停云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的诗书画皆精,尤以山水画闻名后世。 - “一别溪头旧钓槎”:指作者离开故乡后,曾在溪边搭了一个小木筏,用竹竿作为钓钩和船桨,在溪水中垂钓的情景。这里的“旧钓槎”指的是过去使用过的钓鱼工具或地点。 -
注释: 凌空势方起 凌空势:凌驾于高空的气势。起:兴起,出现。 春雷初响蛰龙惊,猛势凌空夭矫横。 春雷初响:春天的雷声刚一响。蛰龙:冬眠的动物。 猛势凌空:强大的气势直上高空。夭矫横:曲折伸展。 几度山窗亲见处,露华如水月华明。 几度:多次。山窗:指窗户。亲见:亲身看见。 露华:雨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晶莹剔透。月华:月光,泛指皎洁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注释: 忆曾相对琐闱深,制草成时日乍阴。 回忆曾经在狭小的空间里相对而坐,起草的时候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 粉湿香浓春烂熳,岁寒霜霰岂能侵。 粉笔湿润了香气浓郁,春天如此美好怎能被寒霜所侵袭。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回忆起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辛勤工作的场景。第一句“忆曾相对琐闱深”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怀念,他们曾在狭小的空间里共同工作、学习,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钱塘观潮图 浙江亭上彩云收,二十年前忆旧游。 正是桂花初发候,月轮飞上海门秋。 注释:浙江亭是观赏钱塘江潮水的绝佳地点,这里曾经是作者与友人相聚的地方。“彩云”指浙江亭上的装饰,“收”字形象地描绘了其消散的情景。“二十年前”表明时间已过去很久。“忆旧游”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桂花初发”指的是秋天桂花盛开的季节,象征着美好的开始。而“月轮飞上海门秋”则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景象
注释: 娟娟: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 霜月夜窗虚:霜月,即冷月。窗虚,指窗户透进的月光像水一样流淌。 隐几看花乐有馀:隐几,意思是坐着的时候把脚放在椅子上。看花,欣赏花朵。乐有馀,意思是快乐有余。 心事暗香疏影里:心事,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思绪。暗香,是花朵散发出来淡淡的香气,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思绪。疏影,指的是花朵的影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思绪。 平生不作茂陵书:茂陵,汉文帝的陵墓
诗名:《题画三首 其三》 暖雨初收雾尚昏,绿杨深坞杏花村。山中少有凡人到,满地春阴不掩门。 注释:在温暖的春雨刚刚停歇后,大雾仍然笼罩着大地,朦胧而昏暗。在郁郁葱葱的杨树环绕的山谷里,隐藏着一个宁静美丽的杏花村。山上很少有人到达,只有春天的阴霾覆盖着整个村庄,但这些都无损于村庄的美丽和宁静。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注释:湘皋,湘水之皋,泛指洞庭湖。青玉枝,形容竹子的枝叶青翠欲滴。碎佩丛铃满烟雨,指雨中竹叶上的雨珠像碎玉一样叮当作响。夜深楚客不胜听,指夜深人静时听到雨声更觉凄凉。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景和抒发羁旅之情的作品。首句写洞庭湖畔的景色,用“青”字描绘出春末时节的竹林青翠欲滴的美景,为下文写景作铺垫。第二句写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时光,但如今只能以西风过洞庭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第三句写雨中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