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溪头旧钓槎,十年频看凤城花。
天恩赐告归来日,不识松萝是我家。

诗句原文:

一别溪头旧钓槎,十年频看凤城花。
天恩赐告归来日,不识松萝是我家。

注释解释:

  • 文徵明(1390年—1472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征仲,号停云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的诗书画皆精,尤以山水画闻名后世。
  • “一别溪头旧钓槎”:指作者离开故乡后,曾在溪边搭了一个小木筏,用竹竿作为钓钩和船桨,在溪水中垂钓的情景。这里的“旧钓槎”指的是过去使用过的钓鱼工具或地点。
  • “十年频看凤城花”:指作者长时间地观赏着京城长安城的花朵。这里的“凤城”指的是古都长安,即今西安,是唐代的都城。而“花”则暗指当时的宫廷花卉,如牡丹、莲花等。
  • “天恩赐告归来日”:表示因为得到了朝廷的恩准,才得以回归故里。这里的“赐告”指的是皇帝赐予告假的意思,意味着可以暂时回家休息或处理私事。
  • “不识松萝是我家”: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陌生感,因为长期在外漂泊,已经忘记了家中的环境,特别是那棵自己熟悉的松树。这里的“松萝”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象征着家乡的自然美景。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离开故乡后的心境变化。一开始,诗人回忆了曾经在溪边钓鱼的情景,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怀念。接着,诗人描述了在长安城频繁欣赏宫廷花卉的景象,展现了他对都市生活的向往。然而,最后一句“不识松萝是我家”透露出诗人对于故乡环境的陌生感和疏离感。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故乡后的心路历程,从对自然的热爱到对都市生活的追求,再到对故乡的思念和失落,展现了他内心情感的起伏和转变。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家园和自然深深的眷恋以及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迷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