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玉
诗云: 翩翩双好鸟,同集一枝安。 译文: 翩翩飞翔的两只鸟儿,栖息在同一个枝头。 赏析: 此诗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对美丽的鸟儿在枝头和谐共栖的温馨景象。通过“翩翩双好鸟”这一形象的描写手法,展现了鸟儿优美的身姿和欢快的氛围。接着,“同集一枝安”进一步强调了鸟儿们和谐相处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最后,“谁知瑶岛上,别有青琅玕”,则巧妙地运用了“瑶岛”这个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注释:芳草满池塘一片绿色,草丛中狂兔在奔跑。现在不再设下圈套捕捉它了,来去自由任凭它纵横。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自由的渴望。首句“芳草满陂绿”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风景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第二句“草中狂兔行”,则将焦点转向了那些在绿草之中自由奔跑的小动物——兔子。这里的“狂兔”,既表现了兔子的灵动与活泼,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与向往。 第三句“只今罢虞猎
注释 疏树叶:稀疏的树叶。 全脱:全部脱落。 云半收:云彩只露出一半。 高人:高雅之人。苔石:长满苔藓的石头。 风露:指风和露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通过描写山、树、人、苔石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 首句“疏树叶全脱”,描绘了秋天叶子落尽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次句“众山云半收”,则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山峦,云彩只露出一半,仿佛是山的一部分
注释:青松郁郁苍翠,下面有兔子欢快跳跃。它徘徊不定,在寻找什么,大概是等待着月亮升起吧。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前两句通过写景引出后两句的抒情,以“青松”和“兔”为载体,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诗中用“青松郁如盖”来比喻生活,用“下有兔爰爰”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用“徘徊知何事”来形容生活中的迷茫和困惑,用“应待望舒圆”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四,此诗描绘了杏坛的自然风光与宁静氛围。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诗句释义 1. 空坛有繁杏:在空旷的杏坛上,繁密的杏花盛开,显得生机勃勃和繁荣昌盛。 2. 蔼蔼绿生阴:茂盛的绿树为这片杏坛投下了一片翠绿色的影子,增添了几分静谧之感。 3. 清风何处起:不知从何处吹来一阵清凉的春风。 4. 犹自听鸣琴:仍然能听见那悦耳的琴声回响,似乎这声音从未消失。 译文注释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七春雨亭 王汝玉,明苏州府长洲人,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游。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七春雨亭 閒亭对春雨,窈窕来城阴。初滋千门柳,复沾松桂林。 注释 ⑴閒亭:空闲的建筑或亭子。对:面对,此处指面向。春雨:春季的雨水。 ⑵窈窕:形容女子体态柔美,轻盈。来:来到。城阴:城郭的阴影。 ⑶初滋:初露,刚刚显现。千门柳:指众多门户上的柳树。 ⑷复沾:再次沾湿。松桂林
【注释】 云生疏林晚:云在稀疏的树林中升起,傍晚时分。 花落空山春:花朵落在空旷的山中,似乎春天已经过去。 裴佪:人名,姓裴。 林下路:在树林下的路径。 惆怅山中人:感到惆怅的是山上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徐渭为徐幼文画《题徐幼文画次高季迪张来仪韵》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说:云在稀疏的树林中升起,傍晚时分;鲜花凋谢在空旷的山峰中,好像春天已经过去了一样。裴佪在山下的路旁行走
【注释】 题画 其二: 叶暗前朝雨,花飞昨夜风。 空山人不见,春在绿阴中。 译文 树叶被前朝的雨水打湿,花儿随风飘飞。 空空的大山里没有人烟,春天就隐藏在那郁郁葱葱的树阴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眼前之景而抒发感慨之情。首句“叶暗”二字点明时间是在秋末冬初。“花飞”两句写春风吹过空山,吹落了花瓣,使满山都显得暗淡。后两句写空山无人,只有绿阴浓荫下,一片生机勃勃
诗句如下: 石梁跨新绿,源长流愈清。 何须沧浪水,可以濯尘缨。 注释: - 石梁:石桥。 - 新绿:新长出的绿叶。 - 源长流愈清:源头流淌的河水更加清澈。 - 沧浪水:指深潭中的水,常用于比喻。 - 濯尘缨:洗去身上的灰尘。 赏析: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六来秀桥》是明代王汝玉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来秀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诗中“石梁跨新绿”
【注释】 高亭:亭是古代建筑,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高”指高大。临泮水:靠近泮水,泮水指学宫前的水,即泮池。泮水池是古代设在学校门前的水池,用以象征泮宫,学生入学时在此洗手礼圣,表示正式成为学者。绿芹:嫩绿的芹菜。生:生长,长出。阴:水边的地。青衿:古时读书人所穿的一种青色的衣服,这里泛指书生。 【译文】 高耸的亭子临近清澈的泮水,嫩绿的芹菜在泮水之畔生长。 年复一年,人们常常来此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