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玉
注释 枯木竹石:枯木,指枯萎的树木;竹石,指竹子和石头。 西风昨夜秋:西风,指秋风;昨夜,指昨天晚上;秋,指秋天。 琪树芳华歇:琪树,指珍美的树木;芳华,指花期;歇,指停止。 独有修篁枝:修篁,指修长的竹子;枝,指树枝。 虚心保贞节:虚心,指谦虚;贞节,指忠诚的节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的“枯木竹石”指的是枯萎的树木和石头。诗人通过对这些物体的描绘
诗句原文: 歌声何处动,独立又黄昏。 自愁成感叹,不是怨君恩。 译文: 歌声在何处响起呢?我独自站在黄昏中。我心中的忧愁让我发出感慨,并非是怨恨君王的恩宠。 赏析: 这首《婕妤怨·其二》通过描绘一位失宠宫女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于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忧伤。诗中“歌声何处动”表达了她在宫中孤独地等待,而当夜幕降临时,她的心也随着黄昏的到来变得更加孤寂
诗句原文与译文: ``` 长信秋风起,昭阳夜月明。 相看一步地,各自不胜情。 ``` 注释 1. 长信秋风起:指汉成帝时期的宫女班婕妤因赵飞燕姐妹失宠而进入长信宫(位于建章宫),此处形容秋风起时的景象,象征着班婕妤的孤独和寂寞。 2. 昭阳夜月明:昭阳为汉代皇宫名,此处指赵飞燕姐妹入宫前的居所,夜晚明月高照,暗示了赵氏姐妹的得宠和班婕妤的失宠。 3. 相看一步地:形容两人之间距离之近
【注释】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树冠宽广。竹石:竹子和石头。高梧:高大的梧桐树。冒岚:指云雾缭绕。修篁:修长的竹子。依石疏:指竹子靠近岩石生长。闲窗:闲适的窗户。凉雨馀:清凉的雨水刚刚停止。 【赏析】 《梧桐竹石图》,是一首写景小诗,描绘了梧桐、竹石在风雨中的情状。首联描写梧桐竹石,颔联回忆西林院中的情景,颈联写西林院中梧桐竹石之景,尾联写梧桐竹石在风雨中的情状。 “高梧冒岚密”
竹涧 种竹绕涧滨,苍然昼如晦。 故人期未来,自有清风至。 注释: 1. 种竹绕涧滨:在山涧边上种竹子。 2. 苍然:形容竹子颜色深绿,生机盎然。 3. 昼如晦:白天昏暗不明。 4. 故人:老朋友。 5. 期:期待。 6. 自有:自己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种竹绕涧滨”,描述了竹子环绕着山涧的情景,给人一种幽静、宁静的感觉。第二句“苍然昼如晦”
诗名:《题双鸟图·其一》 婀娜绿杨枝,上有双鸲鹆。焉知九苞凤,终择丹山宿。 注释: 1. 婀娜:姿态柔美,此处形容杨树枝条的柔弱与美丽。 2. 绿杨枝:绿色的杨柳树枝。 3. 上:位于。 4. 双鸲鹆(qú yù):两种不同种类的喜鹊,一种黄色,一种灰色。 5. 焉知:哪里知道。 6. 九苞凤:凤凰的一种,通常与高贵、吉祥关联。 7. 终择:最终选择。 8. 丹山:指著名的华山
注释: 楚楚:楚楚可怜的意思,形容娇小可爱。九畹:古时宫庭面积单位,一畹为一夫之地,九畹即九夫之地。这里指兰的香气浓郁而清幽。 托根:扎根。孤石:孤立的山石。 清风:此处指风力。久不来:很长时间没有吹到风了。含芳:含着芬芳。惆怅:伤感、忧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株兰花的赞美,通过写其“楚楚可怜”的形态及其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深深喜爱。 首句“楚楚九畹姿”
【注释】 1. 玩古轩:观赏古代的轩。 2. 松下有闲轩:山松下有一个闲暇的轩。 3. 鸣琴间图史:一边抚琴一边欣赏历史典籍。 4. 今人非古时,古人今已矣:如今的人和古代的人不一样了,那些古代人也已经不在了。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诗。诗人在山中的松下,看到自己曾经欣赏过的历史典籍和音乐,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已经成为了过去
诗句释义: 山影倒映着清澈的溪流,清凉感从杜若洲传来。 夜来江上下雨,更添了几分秋天的凉意。 译文注释: 山的影子倒映在清流中,凉爽的感觉从杜若洲传来。 夜晚江上突然下起了雨,增添了几分秋天的寒冷。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带凉意的秋夜江景图。首句“山影照清流”描绘了山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溪流中,形成了一个宁静的画面。接着,“凉生杜若洲”表达了由于夜晚的雨水,使得杜若洲更加凉爽的感觉
注释:山中的斋居,长时期人来人往较少。石坛上落满了花瓣,时常有东风把花瓣扫走。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中斋居的生活。首句“斋居在山中”,直接点出作者的居所是山中。第二句“长日人来少”,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喜爱之情,他喜欢山中宁静、悠闲的氛围,不喜欢人多嘈杂的环境。第三句“石坛花落多”,描绘了作者所在的环境景色,石坛上的花已经落得差不多了,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最后一句“时有东风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