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延让
【注释】 寒食日:寒食节。唐代风俗,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禁火冷食。 戏赠:开玩笑地赠送。李侍御:指李邕。李邕字泰和,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十二街如市:指洛阳城内的大街小巷像集市一样。 红尘:指京城长安的街道。咽不开:形容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难以前行。 洒蹄骢(cóng)马汗:指骏马上的汗水。骢马,即骢马,是一种良马。 没处看花来:指因为人多,连赏花的地方都没有了。 【赏析】
【译文】 寒食节日权贵们都出门远行,满川春雨初晴,景色如画。谁家络绎不绝的游春盛景,担子轧轧声响入耳。 【注释】 樊川:即樊京,唐宣宗时宰相。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天或后一天,禁火冷食。 权豪:指权贵。尽出行:都出去游玩。 一川如画:满河春雨初晴,景色如画。 络络:络绎不绝。 游春盛:游春的人很多。 轧轧声:指挑担子的声音。 赏析: 《樊川寒食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以寒食为题
诗句翻译:寒食节那天,权贵们都出门游春,整个河谷都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刚刚下过雨,天气晴朗。谁家的络绎不绝的游春人啊,把春天的喜悦带进了花间。 赏析:这首诗是卢延让在唐代所作,描绘了寒食节时权贵们出游的盛况,以及民间游春的热闹场面。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唐朝时期社会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繁华生活背后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松寺" - 松树旁的寺庙 2. "山寺取凉当夏夜,共僧蹲坐石阶前" - 在夏天的夜晚,山寺里很凉快,我和其他和尚一起坐在石头台阶上。 3.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 天空中的乌云聚集成群像雷电一样,好像要下雨了,但星星依然在天上闪烁。 4. "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时拨涧中泉" - 我的衣服因为出汗而微微湿润
诗句释义 - 逢友人赴阙:遇到朋友,前往朝廷。 - 正当天下待雍熙,丹诏徵来早为迟:天下正期待太平盛世,皇帝的诏书已经发出,但你却来得有些晚了。 - 倚马才高犹爱艺,问牛心在肯容私:你倚靠在马上的才华非常高超,但你还是热爱艺术,你问老牛的心在哪里?这里比喻你在艺术上追求自由。 - 吏开黄阁排班处,民拥青门看入时:官吏们正在黄阁(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里排队等候,而百姓们则聚集在城门
【注释】 1.谢杨尚书:向杨尚书致谢。 2.合虚红:樱桃成熟时,果肉呈红色,像未熟的果实。 3.怕动摇:害怕风吹动。 4.尚书知重赐:知道是尚书特地赏赐。 5.揉蓝:樱桃初熟时的青绿色。 6.泼血犹残旧折条:樱桃上的汁液像血迹一样鲜红而鲜艳。 7.万颗真珠轻触破:比喻樱桃小而圆润,好像珍珠一样,轻轻一碰就会破。 8.一团甘露软含消:形容樱桃甘甜如甘露,柔软而易化。 9.珍荷:珍贵如荷花。 10
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注释: 1. 冬除夜书情:在冬日的夜晚写下的情感。 2. 兀兀:形容孤独、寂寞的样子。 3. 思量:思考,考虑。 4. 邻:指朋友或亲人。 5. 数星深夜火:指在寒冷的冬季,星星稀少,只有一点火光。 6. 一个远乡人:指自己身在远方,思念家乡的人。 7. 雁翥:大雁飞翔。 8. 天微雪
注释: 1. 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 - 浮世:指世间的纷扰和繁华。 - 断空:佛教用语,意为打破一切执着,看破世间虚妄。 - 偶抛:偶然舍弃。 - 莲宫:即莲花宫殿,比喻清净的境界或心灵归宿。 2. 高僧解语牙无水,老鹤能飞骨有风。 - 解语:形容高僧的言教深刻,能启发人的智慧。 - 牙无水:意指高僧的话语像清泉一样清澈,没有杂质。 - 老鹤能飞骨有风:指老鹤虽年迈但仍能飞翔
【注释】碙砂:即“碔石”,一种岩石,多孔,可磨剑。 骇石伤:形容石头坚硬。 牒高身上职:指在官府任职。 碗大背边创:形容背上的伤口很大。 赏析: 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在官府任职时受到的伤害,表达了他对受伤的不满和对官府的愤怒情绪
八月十六夜月 注释: 1. 十六胜三五,中天照大荒。 - 这句话表达了月亮在农历十六这一天的亮度超过了正月初七(也就是“初三”)。 2. 只讹些子缘,应号没多光。 - 这里用“讹”、“号”来表示月亮的光弱。 3. 桂老犹全在,蟾深未煞忙。 - 描述了月亮虽然已经过了中秋,但仍然明亮,而“蟾”即月亮,“深”形容它明亮的样子。 4. 难期一年事,到晓泥诗章。 - 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期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