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边塞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边疆艰苦生活的感叹,同时也展示了边地的壮丽景色和边关的悲凉氛围。 首句“同作他乡客”,点明了作者与冯敬叔同为异乡之人,都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共同经历了生活的艰辛。 第二句“嗟余更滞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滞留边镇、不能回家的无奈和遗憾。 第三句“关山明月夜,边塞白云秋”描绘了边关夜景,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荒凉
【注释】 ①北风:指北方的寒风。②宝刀:比喻刚正不阿的官位。③长会面:长久地相见。④论心:谈心,交流思想。⑤征帆:远行时的船帆。⑥春:农历正月,这里指一年之初。⑦岁并除:旧年已过,新岁到来。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赴北朝为官时送别张司丞之北归。诗中以“北风”为引,抒发对友人北上的深情厚意,表达了自己渴望与知己重逢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忠贞不渝、高风亮节的赞扬。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
边城杨柳路傍垂,折取长条欲赠谁? 不若寄将明镜去,为曾照我鬓如丝。
十年辛苦在京华,梦里何时不见家。 一到若耶溪畔月,始知杨柳隔天涯。
十年赤县频为吏,一疏中朝便落官。 劳寄音书知梦在,细筹世路念归难。 马蹄最识边沙塞,雁影犹惊苦月寒。 词客幸能怜旅况,玉门应为赋生还
北风吹动宝刀初,短别江城念有余。 知己不因长会面,论心只欲屡题书。 征帆未及春先到,乡梦须教岁并除。 君若逢人谈姓字,知余京国旧交疏
同作他乡客,嗟余更滞留。 关山明月夜,边塞白云秋。 汉阙孤臣梦,胡笳万里愁。 桑干河水近,知是忆并州。
郎署飞符日,题书问谪居。 自因乡使到,翻觉旧交疏。 风月尘沙里,边风鼓角余。 谁知迁客梦,夜夜绕鸾舆。
明浙江会稽人,字纯甫,号青霞。 嘉靖十七年进士。 任溧阳知县,调茌平,入为锦衣卫经历。 锦衣帅陆炳善遇之,随炳与严世蕃往来。 然性刚直,疾恶如仇。 俺答犯京师,兵退后,上疏劾严嵩十大罪,谓国弱政乱,皆由严氏。 遭廷杖,谪佃保安。 与塞外人相与骂严氏父子,缚草为人象其状,醉则聚子弟射之。 因而遭诬陷,被杀。 雄于文,下笔辄万言,所著书多被毁,仅存《青霞集》。 天启初,谥忠悯。 生卒年
明浙江会稽人,字纯甫,号青霞。 嘉靖十七年进士。 任溧阳知县,调茌平,入为锦衣卫经历。 锦衣帅陆炳善遇之,随炳与严世蕃往来。 然性刚直,疾恶如仇。 俺答犯京师,兵退后,上疏劾严嵩十大罪,谓国弱政乱,皆由严氏。 遭廷杖,谪佃保安。 与塞外人相与骂严氏父子,缚草为人象其状,醉则聚子弟射之。 因而遭诬陷,被杀。 雄于文,下笔辄万言,所著书多被毁,仅存《青霞集》。 天启初,谥忠悯。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