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作他乡客,嗟余更滞留。
关山明月夜,边塞白云秋。
汉阙孤臣梦,胡笳万里愁。
桑干河水近,知是忆并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边塞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边疆艰苦生活的感叹,同时也展示了边地的壮丽景色和边关的悲凉氛围。

首句“同作他乡客”,点明了作者与冯敬叔同为异乡之人,都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共同经历了生活的艰辛。

第二句“嗟余更滞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滞留边镇、不能回家的无奈和遗憾。

第三句“关山明月夜,边塞白云秋”描绘了边关夜景,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荒凉。这里的“明月”和“白云”象征着孤独与寂寞,而“边塞”则暗示了战争与危险。

第四句“汉阙孤臣梦,胡笳万里愁”则表达了作者作为朝廷中的一名官员,虽然身处边关,但却常常梦见家乡,心中充满思乡之情。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胡人的哀愁,这反映了当时边塞地区的政治动荡和民族矛盾。

最后一联:“桑干河水近,知是忆并州”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言。桑干河是一条流经山西、河北两省的大河,而并州则是唐朝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桑干河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记忆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