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摇秋湿不开,纷林残叶逐人来。
寒云作阵江关暝,粉堞遥传鼓角哀。
直北朱旗真下泪,淮阴冰色未登台。
玉堂金阁双龙管,乱落梅花正举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与手法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内容、主题,并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结合技巧赏析。此诗是一首写秋的诗。“风雨摇秋湿不开”,“风雨”是秋天的典型景象,也是引起诗人悲凉心情的原因;“秋雨”是秋天特有的景色,“秋”是季节,“不”是否定词,“开”是动词,意为“使……展开”;“不”字表明秋雨连绵不断,一直下着,而诗人却看不到秋天的萧瑟之景,更看不到秋雨带来的收获之喜,所以感到秋意更浓了。“纷林残叶逐人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秋风扫过树林落叶纷纷飘落,一片萧瑟。作者以“纷”“逐”两字形象地描绘了风势之大和落叶之多。“纷”指繁多,“逐”即跟随,“人”指行人。这句诗既写出了风的劲猛,又表现出了树叶在秋风中摇曳飘飞的景象。“寒云作阵江关暝”,意思是说:天边的乌云结成阵势,天色已晚,暮色苍茫。这里的“寒云”指的是阴云密布,天气寒冷阴沉;“作阵”是指云层结成阵势,比喻云层密集;“江关”是指关口、要塞之地;“暝”是黄昏的意思。这句诗通过描写乌云密布、天色渐暗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凄凉悲凉的气氛。“粉堞遥传鼓角哀”,意思是说:远处的高墙上传来了凄厉的战鼓声和号角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以及对和平的渴望。“直北朱旗真下泪”,意思是说:北方的旌旗在风雨中飘扬,似乎在向敌人低头求降。这一句中的“直北”指北方,“朱旗”指红颜色的旗帜,象征着敌军。“下泪”是比喻,这里用来形容敌人的旗帜在风雨中飘扬,仿佛是在向敌人低头求降。“淮阴冰色未登台”,“淮阴”代指南方水军将领韩信,“登台”是登上城楼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韩信还没有登上南门城的楼台来欣赏胜利的景色就死了。韩信一生虽然有辉煌的成就,但最终却死于非命,这无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遗憾和教训。“玉堂金阁双龙管”,意思是说:金碧辉煌的殿堂里摆放着一对龙形的乐器,这里指的是笙、箫等乐器。这句诗通过对玉堂金阁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乱落梅花正举杯”,意思是说:酒杯中散落着一些已经凋谢的梅花,此时诗人举杯畅饮。这句诗中的“乱落”、“正”都是修饰动词的副词;“梅”指梅花,象征美好事物。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

【答案】

(1)译文:风雨把秋天搅得湿漉漉的,树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寒风卷起层层乌云笼罩着江防要塞,傍晚时分响起了战鼓与笳角声。北方的旌旗在风雨中飘扬,似乎是在向敌人俯首求降。淮阴侯尚未登上南门城楼观赏胜利的景色就死了。玉堂金阁里摆满了双龙管,酒杯中散落着一些已经凋谢的梅花。

(2)注释:“秋怀”是诗人自题其诗,表达对生活、国家和人民的忧思之情。此诗写秋,但并不直接描绘秋天萧瑟的景色、肃杀的气氛。而是抓住秋风这一特定景物,借写秋风的凄厉、寒云的阴暗、江关的昏暗、战鼓号角声的凄凉以及战马的哀鸣,渲染出一种悲凉、沉郁的氛围。然后由物及人,由外到内,由实到虚,进而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