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翠湖杂咏小溪 早晨依靠翠湖居住,晚上傍依翠湖回家。 天地之间的亭子很小,功名事业已经变得稀少。 春天云雾中响起社鼓声,秋季雨水使鱼矶暗淡。 俯仰之间无事可做,我的心意已经放下机心。 译文: 早晨我住在翠湖边,晚上又回到翠湖旁。 在天地间只有一座小小的亭子,功名利禄已不再重要。 春天时雾气缭绕,仿佛听到社鼓的声音;秋天时雨势连绵,使得鱼矶显得黯淡无光。 无论何时都感到无所事事
翠湖杂咏小溪 花草交前院,亭居背夕阳。 晚来宜杖屦,老去可壶觞。 烟合山光紫,霜寒月色黄。 久飞吾亦倦,思与共徜徉。 译文: 翠湖边的小溪旁有花草交映在前院,我坐在亭子里背靠着夕阳。 傍晚时分,我喜欢拄着手杖漫步,老年时可以畅饮美酒。 烟雾缭绕在山间,紫气升腾;寒冷的冬夜,月光黄色明亮皎洁。 长久飞翔,我也感到疲倦,思念与友人一起悠然自得地徜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翠湖边的所见所感
译文 在翠湖旁杂感小诗: 小溪潺潺水映照柴门,春天的深意可以染衣。 天光映带云影,鱼跃之间有鸢飞。 世间的道路尘土遥远,追求名声和利益很希奇。 苍苔覆盖着白石,我独自坐着面对着夕阳西下。 赏析 这首诗以“翠湖杂咏小溪”为题,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句“渠水映柴扉”,描绘了小溪潺潺流淌的景象,水流清澈见底
送别何郎中 像龙一样飞升,重在养民。催科特派老儒绅,他们辛苦地为百姓征收赋税。汲取两浙通潮水,润泽全吴,使之物华天宝。刘晏才华横溢,用其高材大略,治理国家。阳城虽然政拙,但他有仁爱之心,可以书之于史册。我闽国自古以来,文化文物都很优秀。现在又看到你声名显赫,接古人之风采
翠湖杂咏小溪 佳树列门前,栽培自昔年。 旧根龙偃仰,老干鹤蹁跹。 影碍半天日,翠分十亩烟。 季孙宫里赋,应可续韩宣。 【注释】 1. 佳树:美丽的树木,指门前的树。 2. 栽培:种植。 3. 龙偃仰:形容树的枝干弯曲盘旋,如龙之体态。 4. 老干鹤蹁跹:形容树的树干苍劲有力,如同仙鹤翩翩起舞。 5. 影:影子。 6. 半天日:天空中的太阳。 7. 翠分:形容树木茂密,绿意盎然。 8. 季孙宫
翠湖杂咏小溪 养鹤向江洲,每怜江事幽。 沙鸥同入社,野鹜避回舟。 梦落松巢冷,路分鹏背秋。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养鹤向江洲,每怜江事幽。”诗人在江洲养鹤,常常感叹江边的景象很宁静。这里的“江事”指的是江边的景色和生活,而“每怜”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景色和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江边的生活:“沙鸥同入社,野鹜避回舟。”这里,诗人用“同入社”来形容沙鸥和野骛都愿意加入他的生活中来
翠湖杂咏小溪 改屋以为亭,昔人疑亦曾。 笋芽穿壁入,菌茸傍栏蒸。 昼卧云为幕,夜吟月作灯。 许多幽胜事,欲赋愧未能。 注释: - 翠湖杂咏小溪:这是一首描绘翠湖中小溪景观的诗作。 - 改屋以为亭:将房屋改成亭子,用以观赏风景和享受宁静。 - 昔人疑亦曾:古人是否也做过类似的改建? - 笋芽穿壁入:春笋从墙壁中长出,仿佛穿透了墙壁。 - 菌茸傍栏蒸:菌类植物生长在栏杆旁,仿佛在蒸气中生长。 -
【注释】 1. 川中:川中何所有:川中指四川,四川产茶,因此以“川中”代指四川。 2. 榆树正扶疏:榆树正扶疏指榆树挺拔茂盛,此处用“扶疏”形容榆树的枝叶茂密。 3. 日色晚来好:日色晚来好指太阳落山的时间到了,景色变得美丽。 4. 秋阴浓似初:秋阴浓似初指秋天的天空阴沉沉的,好像刚下过雨一样,给人以深沉的感觉。 5. 官闲分子禄:官闲分子禄指官员闲散时享受俸禄。 6. 身健课孙书
【注释】: 翠湖杂咏小溪:在翠湖边写诗赞美小溪。 养鹤人何在:指养鹤的人已经不在,无法欣赏到鹤的舞姿了。 北园空此亭:北园里只剩下这个亭子。 树当原座绿,草傍故阶青:原座指的是原来的座位,故阶指旧时的台阶。 近水长桥卧,小山怪石层:靠近水边的长桥像卧着一样躺在水面上,小山旁的石头层层叠叠。 好诗吟未就,落日满疏棂:好的诗歌还没有吟诵完,夕阳已照满了窗棂(窗户格子) 【赏析】:
独向高堂坐,清风问伯夷。 不知孤竹国,何似首阳芝。 布被暖如纩,藜羹甘若饴。 人生各有志,吾自得吾师。 注释: - 独向高堂坐:独自面对高堂坐着 - 清风问伯夷:清风询问伯夷(指古代的贤人伯夷) - 不知孤竹国:不知道孤竹国的情况 - 何似首阳芝:如何像首阳山的灵芝一样 - 布被暖如纩:被子(布被)温暖得如同棉花 - 藜羹甘若饴:藜草熬的汤甜美得如同饴糖 - 人生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