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读懂诗歌内容,然后结合着具体的诗歌进行分析,从表达技巧、诗人的思想情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本诗首联点明林见素的品格。第二联“玉立山嵷”是比喻,用玉来比喻人的品格高洁,不随俗浮沉。第三联写林见素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一疏汪洋忧国泪”,表达了他为国家忧虑的心情,“非少非翁”指他的忧国忧民之志,不是像某些人那样苟且偷安
临江仙·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 滇海云深逢老象,时于沙底埋牙。知君归兴入春赊。凤山烟雨里,数尽旧时花。 闻道天家收放逐,玉堂新草黄麻。仙源好去问灵槎。未应同老我,风雨漫思家。 注释: 1. 滇海:泛指云南地区的大海。 2. 老象:比喻年老的官员。 3. 沙底埋牙:比喻在沙地中掩埋了牙齿,形容隐退或隐忍。 4. 知君:知道您(对朋友的称呼)。 5. 春赊:春天到来时,心情还没有完全放松。 6.
【注释】 高斋:指林见素的书房。相:相对。孤灯:一盏孤灯。疏雨:细雨。玉骢:一匹马的名字。杳难招:难以召唤。天涯:这里指远方。芳草路:长满了青草的路,即荒郊小路。百岁光阴秋梦短:百岁的光阴就像秋夜的梦境一样短暂。芭蕉:一种植物。旧情偏傍故园饶:旧情总是偏爱家乡。傍:靠近。故园:故乡。饶:多。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友人林见素赴云南宪副的临行之作,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起句写送别的时间
浪淘沙·再用前调书怀 注释: 宦思与羁情。惯见频更。丈夫泪不等闲倾。得丧路头勘破久,宠辱谁惊。 诗社订新盟。玄酒大羹。鹿声鸟语共呦嘤。只因昨夜思亲苦,白发齐生。 译文: 官场的烦恼和羁绊之情,我已经习惯了。我不再轻易流泪。经过长时间的得失考验,我已看透世事,不再为宠辱所惊。 我们诗人在诗歌的世界中建立了新的友谊和盟约,我们一起饮酒、吟诗、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些美好的时光让我想起了家乡的亲人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文人对画竹的喜爱,以及他如何通过学习种竹来治愈自己的凡俗之气。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画竹技艺的赞美以及对画竹所传达出的意境的赞赏。 1. 题徽州殷氏所藏息斋画竹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诗句。题目“徽州殷氏所藏息斋画竹”表明了这是一首描述徽州殷氏所收藏的息斋画作的诗歌。这里的“徽州”指的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地名,而“殷氏”则是与这个地点相关的名字。 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诗中赞美了孙氏的画梅技艺高超,梅花形象逼真生动。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题孙氏画梅(题目) - 孙姬可是梅花精:这是对孙氏的赞誉,称她为“梅花精”,意指她在绘画梅花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 梅花写出浑天成:形容她的画梅花技艺高超,如同自然生长的梅花一样真实、自然。 2. 香魂不逐水云起(首联)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对诗歌的意象进行赏析分析,并能够对诗歌的情感进行分析把握。此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由“宇内寓形”至“履前途孰谓皆夷平”,写万物皆有盈虚消长之理,以车轮比喻宇宙万物的生灭更迭。下片由“荒山下一间屋”至“请从今消释此生心”,写人生有限,应知足常乐,安贫守节。 【答案】
李长者入祀典歌 仙溪回曲如回肠,东流赴海何茫茫。 凭谁截断天地纪,灌我万顷桑麻场。 钱氏四娘长乐女,黄金如斗提不起。 将军岩下自经营,陂溃直随此陂死。 伟哉同县林制科,缗钱十万腰下驮。 温泉隘口重累趾,倏忽顾盼成沧波。 熙宁天子重农事,下诏募人急营治。 当时阖郡多富家,坐视诏书无一至。 候官长者真仁贤,轻财好施闽人传。 有僧踪迹颇诡秘,日日贳酒不还钱。 木兰山前溪面阔,僧为插竹记颠末。
【诗句解释】: - 长縆横空谁敢向,瞥然见尔腾身上。 注释:长绳横挂在空中,谁还敢挑战?你突然飞身上来,让人眼前一亮。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惊险刺激的画面,长绳横空,象征着未知的风险和挑战。而主角的突然出现,则给人一种震撼和惊喜的感觉。 - 风霜不动鸿雁飞,树木无声𤠔猱往。 注释:风吹霜打却无法让鸿雁飞走,树木静默无声却有𤠔猱(一种猴子)前来。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
羊肠河吊古 停车走上羊肠坡,千山万山高峨峨。下有长江深不测,江水瀰瀰生寒波。忆昔王师靖南鄙,眼底牛羊欲平噬。谁知螂蚁亦善斗,龙象有力翻为踬。至今风雨江上来,炮声隐隐犹鸣雷。三军精魄想未散,欲为厉鬼擒其魁。古人行师有纪律,千里赴敌无败没。未闻出城一舍许,坐使全军暴骸骨。我来感此泪横流,长歌激烈歌不休。颇恨当年谋国者,不知常武修王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悲伤的历史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