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注释】 建言者:进谏劝导的人。伊谁:是谁。太平郡守周氏子:周氏是地名,太平郡太守,即周姓的郡守。 【赏析】 此诗为《李长者入祀典歌》之一。“建言者”指进谏劝导的人。诗人问:“你是谁?”回答是“太平郡太守周氏之子”。太平郡,在汉时,治所在今安徽寿县。 “借问建言者伊谁,太平郡守周氏子。”——诗人向一位进谏者发问:“你是哪位进言之人,是太平郡守周氏的儿子吗?”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予归自贵藩与何贰守祁使君同游铁溪入溪既深见路左三山鼎立如画祁君有作予和韵:作者在归途中与何二守一同游览了铁溪,进入溪流后,看到了路左侧的三座山峰鼎立,如同一幅画。 2. 健之致和: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赞叹。 3. 同骑瘦马涉清流,浓光泼绿惊诗眸:作者骑着瘦马穿过清澈的溪流,浓密的绿色植被让诗人惊叹不已。 4. 一山却立如寡侔,二山前出成朋俦
注释: 1. 西汉读书称刘向,南海读书君为上。 注释:西汉时读书人尊称刘向为“西汉读书人”,而南海读书的人则被认为最为优秀。 2. 楚声吴语日咿嘤,水色山光常独往。 注释:这里指的是作者在南方生活时,听到的楚国和吴国的语言以及看到的山水风光。 3. 东风吹过小楼前,杨柳低低起复眠。 注释:东风轻轻吹过小楼前,使得杨柳轻轻摇曳,一会儿起舞,一会儿又躺下休息。 4. 乌帽笼头看春去,瀛洲仿佛疑登仙。
【注释】 岁月无情似流水:岁月,时光。无情,指无情地向前流逝。 勋业失记如飘烟:勋业,指功勋和业绩。失记,指遗忘或忘记。 东筦先生偶有赋,我因步韵次其篇:东筦,地名,在今四川宜宾县。 次,追随。 非为夸多与斗靡:不是要夸耀自己的文词数量和华丽,也不是要与别人争斗文辞的繁简。 欲记天子平蛮年:想记述皇帝平定蛮族的那一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先代名将南征北战、建立功勋的业绩而作
以下是对《桃源篇》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原文: 秦人法网密如织,楚人逃生苦未得。 一朝拔邑入南山,咫尺就与尘寰隔。 山中风俗何恬然,竹篱茆舍临平田。 男婚女嫁相代谢,岁月无纪谁知年。 昨日渔郎忽到此,杯酒殷勤问乡里。 汉龙晋马相继兴,始知世代非秦纪。 由来静躁迹不同,山人怕与俗人通。 送得渔郎出山口,归来相与灭其踪。 武陵太守好事者,谓人可仙官可舍。 分付渔郎重问津,溪山宛在眉睫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陶弘景的《题黄九霄杂色画菊》。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陶翁昔年怀隐德,手种黄花只一色。 注释:陶渊明以前曾经有隐居的德行,亲手种植了黄色的菊花,只有一种颜色。 2. 南山杯酒义熙年,北窗枕簟羲皇宅。 注释:在南山上用酒杯畅饮,度过了义熙年(东晋孝武帝年号);在北窗边,枕着簟席,过着羲皇时代的简朴生活。 3. 九霄原是儒家子,作画多年胡昩此。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 - 葛生家世居桐川,开园种竹临平田。 注释:葛生在桐川出生,他在家中开辟了一片园地,种植着竹子。 - 时时酒后发豪兴,凉风疏月落诗篇。 注释:经常在酒后兴起豪情,凉风和疏月相伴,写下了许多诗篇。 - 今年见我容台署,手执纨素三尺许。 注释:今年见到我时,你手持一张大约三尺长的白色绢布。 -
【注释】 克明:高克明(1269年-1352年),字景渊,号铁溪主人。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元至正间,以文学知名。 镇远府判:官名。元时为地方长官治事的佐吏。 信阳:郡名,在今河南省南部。 岩头:地名。在今河南省信阳县南。 乂:同“逸”,安闲。 问浮踪:询问浮游的踪迹。 底:底部。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友人高克明。首句写山水清美而引人入胜,第二句写自己借问何人为作主?第三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陆都阃平定泸川寇乱的赞赏之情。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西来偶识陆将军: - 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偶然间结识了陆都阃这位英勇的将军。 2. 屹如铁柱排尘纷: - 比喻陆将军像坚固的铁柱一样屹立不倒,能够挡住纷乱的尘世。 3. 弧矢随身射牛斗: - 描述了将军与弓箭为伴,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样,能够射中敌人。这里的“弧”指的是弓箭,“矢”是指箭。
竹鹤山人有奇癖,诗家声趣画家迹。 神营意造入微茫,妙处想人应未识。 此图是写玄冬图,溪山寂莫云模糊。 玉皇宴罢群仙舞,脚底踏翻白玉壶。 壶中琼浆化为水,柳絮梨花黏不起。 地面平铺三尺深,何处去寻东郭履。 林皋高士布衣单,十日不出柴门关。 蒙头高卧僵欲死,不肯投刺向人间。 炰鲜饮醇世情鄙,一谈清操辄不喜。 竹鹤山人非画师,独于象外得其理。 注释: 1. 竹鹤山人:指画竹鹤的山人。 2. 奇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