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汸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诗句内容,理解诗意,最后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体会诗歌的思想主旨。注意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本题中第一问是要求考生赏析“多惭大夫后,从子欲稽疑。”这句中的“从子”指从兄之子,这里指作者的侄子;“稽疑”即询问疑难。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惭愧不如你这样的大官
【注释】 湖上雪后:指诗人在湖上观赏雪景。 长湖:指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 挂席隐情遥:意即挂起船帆,隐居在湖边。 洞口云常结,崖阴雪未消:洞口常云雾缭绕,山崖下还留有积雪。 身惭从宦侣,迹喜混渔樵:我惭愧地与做官的人为伍,我的足迹也喜欢和渔夫、樵夫们混在一起。 别后春萝月,山阿易寂寥:离别以后,春天的藤萝在月光中摇曳,山上更加静寂空荡。 【赏析】 《湖上雪后》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一首五律诗
注释: 1. 郡守王公廷招游大云庵同用春字:郡守王公邀请我游大云庵,我们共同吟诵“春”字。 2. 谢守屏纷务:郡守谢守(谢安)忙于政务,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3. 韦公访净因:韦公(韦应物)拜访我寻求清净的原因。 4. 石门纡画戟:石门山弯曲蜿蜒,如同画戟一样威武。 5. 云径拥朱轮:云雾缭绕的山路,如同拥戴着朱轮一样辉煌壮丽。 6. 伐木听莺罢,衔花爱鹿驯:我在树林中砍柴时,听到鸟儿歌唱
觉海寺晚登石壁绝顶 荒台布金处,残宇在云峰。径以檀栾入,丘因窈窕逢。桃花春涧酒,萝月慧门钟。归路无愁失,樵人许客从。 释义: 觉海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位于某个地方。晚霞映照下,我登上了寺庙的石壁绝顶,眼前是一片宁静的景色。在这座荒凉的台上,我发现了一处金光闪闪的地方,仿佛是某种宝藏散落在此,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匠心独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觉海寺的早晨景象的欣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把握能力。此类试题一般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选出“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的三句,考生需要先读懂全诗,理解诗意
【诗句释义】 登高北固山,晚眺江门城。林壑景色静谧,久卧已觉疲劳。遥望江门城,视野开始变得遥远。诸天横卧落日,五月度夏凉飙。焦树缀满窗边,金云接槛飘舞。心绪纷扰难安,何处才能抵达?东逝归潮,有家可归? 【译文】 登上北固山,眺望远方的江门城。林间的山谷宁静而幽深,长时间地躺着已经感觉疲劳。从高处远望江门城市,视线开始变得遥远。天空中太阳横卧大地,五月时节吹过凉爽的风。焦热的树木在房间周围排列着
重过天平寺寻僧不遇 重访名寺的空山,到处都感到新奇。 隔年的古树芳香扑鼻,香气浓郁弥漫四周。 飞锡而去,寻找僧人却未遇见。 香火依然自焚,香烟袅袅上升。 邻寺的塔通窗,岩洞里云彩飘荡。 什么可以作为交谈的对象?只有清澈的泉水,一直流淌不停啊! 译文: 重访名寺的空山,到处都感到新奇。 隔年的古树芳香扑鼻,香气浓郁弥漫四周。 飞锡而去,寻找僧人却未遇见。 香火依然自焚,香烟袅袅上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初入京》。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一、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子牟怀魏阙: - 子牟:古代传说中一种能言的动物,这里可能指代诗人自己。 - 怀魏阙:怀意为心怀,魏阙是古代宫殿的正门,这里借喻诗人对朝廷的向往。 2. 张敞恋都门: - 张敞:西汉时期的官员,以廉洁著称。 - 恋都门:留恋都城的大门,表示对京城生活的留恋。 3. 窜逐一何久: - 窜逃:逃离或避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不识别家久,但看明月晖:虽然长时间没有回家,但看到月亮的光芒,心中有所安慰和温暖。 - 关键词:不识别(不识别,意思是很久没有回家)、明月(指明亮的月光)、晖(光辉)。 - 译文:虽然没有回家很长时间,但看到月亮的光辉,心里感到安慰和温暖。 2.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关山一以鉴,驿路远相违
注释: 兰若诸天外,桃花二月深。 在佛教中,“兰若”是指僧徒居住的地方,“诸天”指的是天上的神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在清明时节再次来到上方寺,与山中的僧人告别。 携尊初就竹,馈食正闻禽。 诗人带着酒壶走到竹林边喝了几杯,然后听到了鸟儿的啼鸣声。这里的“馈食”可能是指僧人准备的斋饭。 落景衔空水,寒烟净法林。 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空旷的水面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寒烟弥漫在法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