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重平时积累和理解。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其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首先明确“冰玉腾高誉”是说外舅的名望,“提携梦见之”是指外舅曾帮助过自己。“愧我哭翁无长物”,是说外舅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只有“一行诗”。最后一句“满庭霜霰”应是指外舅去世时的情景。赏析中注意从全诗入手,结合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进行分析。 【答案】
注释:书金相士册,指代《相马经》。口似悬河野鹤形,形容人说话如流水般滔滔不绝。蒯缑短剑挟丹经,意为腰间佩着短剑,手拿《易经》(一种占卜用的书)。自知不是封侯骨,意思是知道不能成为封侯的骨相,空负先生两眼青,指的是对老师(先生)的尊敬之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相貌堂堂、口才流利但并非真正有才能的人,他自诩为“相马”专家,但实际上只是能说会道。他的外表和行为举止都显得与他的自称格格不入
采莼 步兵偶尔忆山林,尚自风流说到今。 不知千里如何味,直待鲈鱼江水深。 注释: 步兵:古代官名或武官的称号。 偶尔:偶然间。 尚自:还。 风流:指闲适的生活情调。 不知:不明白。 如何:怎么样。 直待:只有等到、直到
【注释】 ①鹤癖:指爱好养鹤。 ②故山:作者家乡的山。 ③君:对朋友的敬称。 ④两度:两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故山怀念友人的诗作。首句写久居故山,喜爱鹤而爱到极处;次句写与友人相逢之喜,如逢旧友,意绪相投;三、四两句写五更时和友人一起放鹤,两度送友,分别依依不舍的情景。全诗以“鹤”为中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 诗一开头就说:“鹤癖多年在故山。”这是说自己喜欢养鹤,已经有很多年了
【注释】 出东郊:指春游。插柳:古人于二月二日这天剪取柳枝,插在头上,以为可以驱邪辟鬼。 西湖莺燕太猖狂:指春天的西湖景色非常美丽。 骂叶穿条:指春天燕子飞来飞去,忙得不亦乐乎。 □海曲:指浙江嘉兴南湖一带,这里泛指南方水乡,是江南名胜。 吾乡:我家乡的意思。 【译文】 从春天的东郊出来,到西湖边去赏玩美景; 杭州一带的黄莺、紫燕都太猖狂了,它们忙个不停。 请你告诉我:明年什么时候再来南方水乡?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全诗前两联借咏海棠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后一联则以“杜工部”自比,表达了自己不愿作“海棠诗”的感慨。 【答案】 诗句赏析: ①嫣红嫩粉艳丝丝——指海棠花开得鲜艳娇美。嫣:红润。 ②缱绻从君乞一枝——缠绵依恋地请求你给我一枝海棠花。缱绻:情意绵绵。 ③恐似西川杜工部——恐怕像杜甫那样不会写海棠诗。杜工部:即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多咏时事、山水田园等
【注释】 东郊:指长安城东边的皇城之东。插柳:古代风俗,在农历二月二日这天,人们到水边去拔取柳枝,把柳枝插在门上和车上,认为可以辟邪。踠(zhǎn)地:形容柳条垂挂下来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柳抒发诗人的情怀。 首句“自出东郊插柳”,点明题旨。次句“绕溪越陌渐成行”,写初春时节,人们纷纷来到郊外河边踏青游玩,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第三句“自笑闲身为柳忙”
【注释】 1. 西驰:向西奔驰。怒岭:怒江,发源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怒江峡谷地带。2. 承茎:承露珠。3. 树莺:树栖的黄莺。4. 嚼:咀嚼。5. 清且旨:清淡可口。6. 车螯螺蛤:指各种海产。敢争鸣:不敢与海产争鸣。7. 赏析:此诗写物之清、清而味旨,借以自喻。首句写怒江水势汹涌,奔流不息,犹如承露珠的山岭;次句写作者懒于出游,像黄莺栖息树上一样,在室内读书吟诗;三
【注释】 吴司李: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江瑶柱:即江鱼子,用黄鱼或鲟鱼的卵腌制而成的一种海味,味极鲜美。 索和:指白居易回赠的诗作。 宕(dàng)语:即“唐语”,唐代方言之一,指江西一带的方言。龙宫:神话中东海龙王居住的地方。 金茎:汉武帝所铸铜柱,上有仙人掌持日月之像。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友人从杭州送他的江鱼子答谢之作。首句以西湖莼羹比友人送来的佳品,赞美其味美无比
【注释】 凌霄:指鹤,也比喻高洁的人。 落落恨偏多:形容心中怨恨太多。 雌去雄留:雌鹤离开,而雄鹤留下。 为间韵人能作合:被那些懂得诗词的人所赏识、喜爱。 清唳:清脆的叫声。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只鹤,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 一、二句写鹤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凌霄”指高大,“落落恨”,形容内心充满怨恨。“恨偏多”,则进一步表明内心的复杂感情。“雌去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