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正
【注释】 和吴司李老僧岩韵:和,即和诗。吴司李,即吴子华,当时为司理参军。岩韵,指僧人在岩石上吟诗的韵律。 何事平畴见应真:为什么在平坦的田野中会见到真实的和尚呢? 似嗔饶舌走江津:好像是在责怪我多嘴多舌地跑过江去。 若将移入生公座:如果把我移入到生公(释道生)的座位上。 应说点头予后身:他应该说我点头示意的意思了。 【赏析】 《和吴司李老僧岩韵》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听到民间艺人演唱《行春歌》时所作,诗中以吴娃、越调、桓子野等关键词来表现对民间歌者的赞赏。 首先看首句“听惯吴娃似发歌”,这里的“吴娃”指的是古代中国吴地的女子,她们擅长歌舞。而“似发歌”则是说她们唱的歌如同长发般柔美悠长。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女子歌声的熟悉和喜爱。 第二句“妖喉越调恣情吪”,这里的“妖喉”指的是女子唱歌的声音美妙,像妖精一般迷人
【注释】 太常朱世其,江陵人,以“国士”自诩,但行藏未定。扣衣,即扣襟,表示思念之情。公子,指诗人自己,勋名满冶城,即功名显赫于冶城(今江苏丹徒)。鲰生,比喻平庸之人。谗夫,指小人。投□,投隙。匣底鱼肠夜不平,比喻心怀不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景。首句“署中怀人十绝”,表明了诗人在官署中所怀念的人。诗人在官署之中,思念的是朋友
【注释】 ①署中:官署中。朱世其:字光祚,江陵人,有国士之风。②抠衣:古时拜谢尊长或朋友时,要正襟危坐,俯首拱手,好像在抠衣一样。③李郎:指诗人的朋友李公垂。④秋:秋天。石梁:即石梁驿,在今湖北当阳西北。⑤桐翻:梧桐树叶落。桐叶落叶,喻指秋意已至。⑥木落山空:谓树木凋零、山色空蒙。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全诗以“扣”字贯串始终,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此诗写于作者赴任江西途中,因路途迢迢
【注释】 太常朱世之:太常寺卿朱世基,字光祚。江陵:指唐时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荆州。有国士之感:意即有国士之风、国士之志。行藏未定缺焉:意谓行藏不定,缺少合适的去处。抠衣:指穿着破旧的衣服,形容贫穷。粉本:指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的底稿或标准。粉本满溪山:意谓画中山水充满整个溪山,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君住天都几日还:意谓你住在天都山上几天就回来了。天都山在江西南昌附近,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注释】 借鹤:借用“鹤”这个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君家:您的家里,指别人。 孤鹤:孤单的鹤。 不成眠:不眠,即不闭目休息。 疏影:稀疏的树荫。 寒窗:冷清的窗户。 悄然;寂静无声。 巳办春粮三十斗:已经准备了足够的春粮。 灵翮:神飞,比喻飞翔的本领。 【赏析】 此诗写主人对客人寄情高洁之怀。首句以“孤”字点明主客关系,二句写景抒情,三、四句写主人对客人的深情厚意。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含蓄委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何图脍凤屠龙手,佞佛翻经对九如。 2. 惭愧昔人千里驾,十年空羡武昌鱼。 3. 赏析: - 诗句解析:“何图脍凤屠龙手,佞佛翻经对九如。”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人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感慨。“何图”意味着出乎意料,而“脍凤屠龙手”则形容此人技艺高超,能够轻易地处理复杂的问题。但是,他的命运却充满了波折和不顺。 - 背景补充:在古代文化中
这首诗是作者在太常寺任职时写给他的知己朋友朱世其和光祚的。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署中怀人十绝”: - 此句表明,作者在任职太常寺期间,怀念远方的亲友。 - “十绝”可能是某种诗歌形式或对友人的特别称呼。 2. “太常朱世其光祚江陵人有国士之感行藏未定缺焉抠衣”: - 这里提到了“太常朱世其”,可能是指朱世其担任太常寺官职。而“江陵人”则是对朱世其的地域描述。 -
【注释】 去冬: 去年冬天。宁: 宁愿;宁可。玉颜春雪: 形容女子如春天的雪花般美丽纯洁。 【赏析】 这首诗写赠给一位名叫云倩的女子,以画中景色作比,赞美其美貌,表现了作者对云倩深厚的感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清丽,是一首传神的佳作。 题画赠云倩 去冬雪稀树裹山, 春来玉面犹带寒。 宁似烟雨故依依, 画中人比月中仙
老僧说法本多门 一石峨然万象奔 却似息妫归楚日 开尽桃花总不言 【注释】 1. 老僧:僧人 2. 说法:宣讲佛法 3. 本多门:有很多不同的门径或方式 4. 一石峨然:形容石头高大雄伟 5. 万象奔:万物都朝这里奔去,形容景象壮观 6. 息妫:春秋时期楚国的美女 7. 归楚日:返回楚国的日子 8. 开尽桃花总不言:形容春天到来时桃花盛开,但却没有说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