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各项中关键词的含义,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解读分析。 “宝阁崔嵬接汉开,朝岚夕霭更奇哉”,这两句写黄岩山的美景。“宝阁”是指黄岩山的主峰天柱峰,“崔嵬”是高峻的样子;“汉”指汉江,“接”是连接的意思;“朝岚夕霭”指早晨的云雾和傍晚的云气;“更奇”则是指更加奇特。 “惜乎未畅跻攀乐,为爱龙湫当再来”
【注释】: 杨明府两湖德咏 其二:关西今见汉循良,引水虚堂化瑟张。父老不须忧蔽芾,它年堤柳是甘棠。 杨明府:即杨孟瑛,字子云,号明府,明代著名官员。两湖:指湖广地区,包括湖北、湖南二省。汉循良:指西汉循吏张良的功德。张良为汉朝开国元勋,曾辅佐高祖(刘邦)定天下,后封为留侯,封地在长安东郊蓝田山下。后人称其为“汉循良”。引水虚堂化瑟张:意谓治理洪水如同弹瑟一样,能化险为夷。虚堂,空阔的殿堂
注释:我就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又像沾满泥土的落叶。借了别人的船来喝酒作诗。你渡过暮潮的时候,应该自己想一想,来时向东,去时向西。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在送朱修能离开时所作,也是他与朱修能的赠答之作。全诗以落第后的失意心情和对朱修能的深情厚谊为线索,通过描写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及朱修能的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寄托了诗人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悲苦情怀
【注释】 题画:写景抒情。 何事足贫豪,红树沿江百十里遥:意谓何处能令人富贵而忘记贫穷。红树,指丹霞山,在广东乐昌县境内。沿江百里遥,形容丹霞山高峻险峭,与江水相望,遥不可及。 梦到石梁秋老处,灵山盆盎一丘高:梦游石梁山,只见秋天的景色,一片苍翠;那“灵山”即“石门”,在浙江桐庐县西南四十里,有山名石门山,形似灵鹫峰。这里借指石门山。盆盎,古代陶器的一种,这里比喻丹霞山。 【赏析】
题画雪 小庭难得老楮阴,河洛酒伴何处寻。 赤日霏霏下微雪,始知小管有萧森。 注释: 1. 小庭难得老楮阴:小庭难得遇到长时间的浓荫,指在狭小的庭院中难以见到长时间的阳光。 2. 河洛酒伴何处寻:河洛地区的美酒伙伴在哪里寻找?这里指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3. 赤日霏霏下微雪:太阳落下时,天空中飘起了雪花。 4. 始知小管有萧森:这才知道《小管》中有如此幽静的景象。小管指的是一种乐器。 赏析:
诗词名《哭沈君接 其四》,为明朝诗人沈守正所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与赏析: - 诗句翻译: 1. 嚼姜咀桂未云辛,转忆灵山共笑颦。 嚼姜咀桂未言辛(形容生活虽苦,但内心不感痛苦), 转忆灵山共笑颦(回忆与朋友在灵山上共同欢笑的情景)。 2. 叹我平看无一可,羡君泉下反三人。 叹息自己平淡无奇无人能比,羡慕你在死后却反增三友。 - 赏析: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
```text 谁云天与善人多,零落箕裘可奈何。 白马素车应有日,几人同唱挽郎歌。 【注释】 1. 「谁云」: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2. 「天」:指上天或命运。 3. 「善人」:这里指有德行的人。 4. 「箕裘」:古代指天子的礼服,代指君主,也用来比喻国家的大政方针。 5. 「零落」:这里形容失去或者衰败。 6. 「素车」:白色的车,常用来象征葬礼。 7. 「白马素车应有日」:暗示死者虽然已逝去
以下是《山房堂牡丹 其二》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粉晕红潮俨向人:描述牡丹花瓣上的粉色晕染,宛如美人的脸庞,娇艳欲滴。 - 雨晴晴雨养花神:描绘了春雨滋润着花朵,使其生机勃勃,如同滋养了花神一般。 - 六桥急管芳非尽:六桥边的急促琴声似乎未能完全带走牡丹的芬芳。 - 此地能留十日春: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认为这里足以留住春天的气息十天之久。 2. 译文注释:
注释: 1. 刺眼青山入酒杯:意思是说青山如在酒杯中,令人目眩神迷。 2. 花神月魄满高台:意思是说花儿和月亮的魂魄都充满了高高的山台。 3. 陡然一啸浮云外:意思是说突然间一声长啸,似乎要穿透云层,直达天际。 4. 为问双魂来不来:意思是说不知道这双灵魂是否真的会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象。诗人以山、花、月、魂四个元素,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山、花、月、魂
【注释】哭沈君接(其一):指悼念好友沈子开。 十年坎壈半同尝:十年来,你我都在坎坷不平的人生路上跋涉。坎壈,喻人生道路的艰辛。 溪月松云亦屡将:就像这山间清澈的溪水、松林和云彩一样,你也多次与我同行。 我尚比君多一岁:我却比你大一岁,因此更感伤怀友之情。 展书不禁泪千行:翻开书卷,忍不住潸然泪下。 【赏析】诗是作者对友人沈子开的吊唁之作。诗人在这首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