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阅读史书时所引发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一、首联 诗句: "空山有大木,琅玕叶敷腴。" 译文: 在空旷的山林中,有一棵巨大的树木,其叶子像琅玕(一种美玉)一样繁密而润泽。 关键词解释: - 空山大木: 描绘了一片广阔的山野景象,给人一种深远和宁静的感觉。 - 琅玕叶敷腴: 形容树叶繁茂,色彩鲜绿,生机盎然,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云所作的,他的作品在唐朝很受欢迎。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登楼有感(登高而感叹) 译文:登上高楼,我感慨万千。 注释:这里指的是诗人登上高楼,远眺四周的景象,心中涌起的种种感慨。 赏析:通过“登楼”这一动作,诗人将自身与自然景物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
【注释】1.宿霭:指山雾。2.啾喧:小鸟鸣叫。3.启窗西南偏:打开窗户,让西南风进来。4.陇山:地名,在今甘肃东部。5.拨灰书:写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和陶”为题,意即仿效陶渊明的风格。开头两句写景,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林表有山雾,谷中有鸟声,是傍晚时分。诗人推开窗户,看到天空中乌云渐聚,知道天要下雨了。于是想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天气总未佳”,是说天还没有变坏;“白云生陇山”
《金陵即事》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作,此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南京(今称金陵)郊外的自然景观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沉思。现提供如下: 1. 诗词原文: 王谢风流自一时,长干古巷记乌衣。 寻常百姓几番换,那有当年燕子飞。 2. 词语解释: - 王谢:指东晋时期的王导及其子王羲之、王献之三兄弟,以及谢安及其子谢玄,他们在东晋至南朝时期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地位。 -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 译文:断了的巨鳌存在了多少年,天地间依旧屹立不动。 2. 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 译文:那里有关键之处,就像铁制的网格在纤细的天空中。 3. 偷儿睨斗柄,赤手掣天栋。 译文:小偷瞥见斗柄,用赤手去扯动天空的栋梁。 4. 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 译文:这样的情景令人愁苦无比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古代的仙山,来抒发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的开头四句是说:仙山固然多,世人只知道蓬莱。九州又九州,广大不可穷尽。接着写牧童牧鹤之乐,最后抒发了世路艰险,人生浮华等感慨。 【答案】 注释: 仙栖固:仙山自然多。 但:仅仅。 授我紫玄章:传授给我《紫虚元篆》,即《太上老君说经》一卷。 归路玉笛哀:指听《紫虚元篆》后回家路上吹起的玉笛之声哀怨凄切。
【注释】 子胡:你,指诗人自己。讥(jī):嘲笑、讥讽。 轩冕(xuānmiǎn):古代官吏的帽子和冠冕,借指官位。 刀锯:古代酷刑。 太始音:指《老子》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 小谪:小小的贬斥。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史为鉴,对历史上的权臣进行批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远,寓意深刻。 首联两句写诗人对神仙的嘲笑
钱氏故园 中兴次辅巧玲珑,尚带承平艮岳风。 一朵庆云飞不去,游人眼冷夕阳中。 注释:钱氏家族的旧居,是宋朝的中兴名臣文彦博的府邸。这里指代了钱氏故园,也暗指了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巧玲珑”形容文彦博的府邸精巧而玲珑,富有艺术感。“承平”指的是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时代。“艮岳”是指北宋徽宗时期修建的艮岳,象征着繁荣昌盛。“庆云”通常代表吉祥如意,但此处却让人感到凄凉,可能是因为它飞不起来
【注释】 读史感兴:读了历史书籍而有所感触。 人为五行精:人的心性与五行相合,是精华。 二气:阴阳两气。 循环:运转不停。 阳明:指太阳。 天秀:自然之美。 隐约超龙蟠:隐约中好像超越龙一样盘曲。 如何:为何。 椒兰芳:花椒和兰花的芳香。 萧艾繁:萧草和艾草的繁茂。 良玉必火浴:好的玉石一定要经过火烧才能显其价值。 利刃因崖刓:锋利的刀刃因悬崖而磨光。 大钧:天地之间的平衡。 岳降:山峦的降临。
【注释】 乳燕:幼小的燕子。飞飞帘影迟,不晴不雨,是说春暮天气,燕子低飞,帘幕的影子也显得迟缓; 晚春时:指春天快要结束时。 开窗纵目,消书困,风送杨花落砚池,写自己读书写字之苦,以及春末时景色之美妙。 【赏析】 此诗以白描手法描写了一个春日的读书人的生活情态。首二句写景,“乳燕飞飞帘影迟,不晴不雨晚春时。”描绘出一个典型的江南春日图。春燕在帘幕下低飞,似乎在寻找什么,而窗外又是一片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