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雷
【注释】 1. 绝句:一种七言古诗,四句一绝。 2. 琴剑:指弹琴和佩带剑的行旅人。 3. 云间:指天上或云中。 4. 吴松:即苏州,古时称松江。 5. 梦回:梦中回到。浸:湿透。 6. 月浸书窗冷:月亮照在窗户上使书页感到寒冷。 7. 身在吴松江尽头:作者身处苏州城郊的松江,这里指他所在的地理位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历各地后,感慨自己一生漂泊、四处奔走的诗作
《金陵即事》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描绘了南京郊外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沉思。下面是诗句、译文及注释: - 诗句 1. 唐晋诸人骨已磨, - 注释:指历史上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骨头已经经过岁月的磨砺,化为尘土。 2. 龙蟠虎踞自山河, - 注释:形象地描绘了南京地势险要,如同龙盘踞在山中,虎踞于河边的景象。 3. 可怜不共羊昙见, - 注释:羊昙是东晋时期的人
【注释】 钱氏故园:指钱塘江边的钱氏家族墓地。 几年闻此好名围:几年来听说这个美丽的风景群。 平地黔巫翠扫天:形容山峦如翠屏一般,高耸入云。 萧岸:冷清的岸边。 半摧林影暗:一半被树木遮挡的湖光山色显得暗淡不明。 乱萤:飞舞乱飞的萤火虫。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描绘了一幅钱塘江畔钱氏故园的美景图。前四句写钱塘江畔的青山绿水,用“翠”字和“天”字来形容景色之优美,令人陶醉。后四句写夜幕降临后
【注释】 岳王:指岳飞。岳少保:岳忠武公,岳飞的字,故称。东林寺:在今南京钟山南麓。遗像:遗留下的画像。感而申颂之:因感动而作诗歌颂。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在东林寺瞻仰岳飞遗像,感慨万分地写下了这首七律。首联点出“题”字;中间四句抒发对岳飞的无限崇敬之情;末联表达了自己虽怀壮志却无施展之地的悲愤心情。全诗情感深沉凝重,意境高远,是一幅充满爱国激情和强烈民族意识的壮丽画面。
东庵遗像宿尘埃,追想鸡声午梦回。 只与钟山增九鼎,当时何似早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时周遭景物,溪流、柴门、小桥、青苔小路,写叶已尽舒之柳与正在盛开之梅,显示了已到浓春,而柳背人照影,梅隔屋吹香,似是有意与观赏保持距离,从而赋与了它们以现实生活中有些羞怯的意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沉思,他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鸟儿在清晨的活动
【注】济叔:李白的号。温故:温习旧日所学。 译文:别怪世人说你李白痴,东奔西走总想归去。儿童们还喜欢从温故中温习旧日所学,笑我今朝已到衰微。赏析:诗的首句是说,世人都说你李白痴,其实你并没有那么傻。“人言”二字用反诘的语气表达出作者对世人的不屑一顾。第二句是写他四处奔波,到处游历。第三、四句则是说他虽然到处游历,却仍然念念不忘故乡和亲人。最后一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了,但仍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注释】 自广:自我宽慰。 今古纷纷孰控抟:今古纷纷,指世道纷乱;孰,何;控抟,掌握、控制。 太平方寸豁忧端:太平的胸怀使忧愁消散。方寸,心口,喻心胸;豁,消除;忧端,忧愁之事。 后千年去人何似:后人千年来又有何不同。去,距离。 外九州来天更宽:外面世界更加宽广。 风雨南山飞霹雳,江湖北斗挂阑干:风雨在南山上刮起雷霆,江湖中北斗星挂在栏杆上。 要知元命真消息,沧海神龙自屈蟠
注释: - 这四句诗中,“糊幂”指的是糊窗纸。 - “心宽”指的是心情舒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生活琐事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糊窗户,来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自己的生活就像一间小屋子一样,尽管它狭小且不舒适,但只要能够感到安心和温暖,他就满足了。然而,他也明白,这种简单的幸福是难以维持的,因为生活中总有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面对。所以,虽然他渴望这种简单的快乐
我们来逐一理解每一句的含义: 第一句:“将军英爽冠人豪” - 注释:将军的英勇和气度在人群中是最为突出的。 -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岳飞的非凡勇气和坚定信念,突出了他的英雄形象。 第二句:“眼底山河累宝刀” - 注释:指他眼中的国土就像珍贵的宝刀一样珍贵。 - 赏析:表达了对国家河山的深情与珍视,强调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和使命。 第三句:“青女护香天亦误” - 注释
金陵即事 千年陈迹故难寻,向北山根识定林。 丘壑独来差可意,断无人影古松阴。 注释: 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是六朝古都。 陈迹,指南京的古迹遗址。 识定林,指在南京北郊的灵谷寺一带。 丘壑,指山林景色。 独来差可意,表示独自前来尚觉可以满足心意。 差可,稍微可以。 译文: 千年古迹已难以寻觅,向北边的山脚下寻找定林。 独自来到这里稍感心满意足,古松树荫下没有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