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
【注释】 洞庭湖:今湖南省洞庭湖一带。木叶黄:指深秋时节的树叶变黄,泛红。桓桓宪府(hèn huáng shǒu fǔ):桓、肃,都是古时官名,这里指代官职高升。弭节:停止车驾,表示休息的意思。楚王泽:指楚国的土地。观风:指考察风俗民情,定到屈原乡:即来到屈原的家乡。澧兰沅芷(lǐ lán pén zhǐ):湘水之南沅水之北的香草。思公子:思念贤才。郢曲巴歌:郢地的乐曲和巴国的歌声。郢:楚都
【注释】: 阖闾城:今江苏苏州。 宣室苍生:指朝廷中的人。 新丰逆旅:在长安城外,为来往官员的住所。 天开析木:指北极星。 燕然:即“燕然山”,又名“单于山”,位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东部。传说是汉将霍去病与匈奴作战时立下的大功处,故名。 倚马定看书:指写文章。 王门:指皇宫。 曳长裾:穿长袍。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友人赴都的情景,抒发了他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漏字、添字等现象。此题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的题目,考核要求是:先写出全诗,然后写出每句的注释和译文。“北固远望”中,第一句是起兴,第二句是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最后一句以景作结,情景相衬,意境优美。 【答案】 ①“大江东下渺沧溟”意思是江水浩荡东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告别友人时,以“司户”自比,表达了对朋友的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仕途失意、困顿尘世的感慨,并以此与友人相约一同归隐田园,过一种闲适的生活。 我们来看第一句:“司户谩怜称画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自嘲为司户,但自己的才华和画艺却无人赏识。这里的“画绝”指的是画家技艺高超,无人能敌。诗人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失落和沮丧
注释: 幽居:隐居的生活。 绝萧爽:形容环境清幽,没有嘈杂的声音。 新绿冒芳池:新的绿叶冒出了芳香的水池。 南浦:指南方的水边。 春还日:春天来临的季节。 西堂: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有屋顶和墙壁,四面开窗户。 弱鳞:小鱼的鳞片。依密藻:在密集的藻类中栖息。莩甲:鱼的甲壳。罥游丝:捕捉游动的细丝。 矫首思公子:抬起头来思考公子的事情。 扳援玉树枝:攀援玉石般的树。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燕赵开田千里馀,募民南国课耕锄。 - 诗句注释: 燕赵指的是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带;开田千里馀意味着在广阔的田野上进行了大量耕作。 - 译文: 在燕赵地区,我们开辟了千里的农田,并招募了民众进行耕种。 -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辽阔的农田和勤劳的农民形象,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展示了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和投资。 2. 豳风旧咏农官政,大有重看太史书。 -
【译文】 瞿允同梦见自己侍奉父亲野逸翁,有乌鹊飞集到他的肘部,于是给他的书房起名叫梦乌堂。 回忆弟弟春天在草堂吟诗,思念亲人夜晚梦见乌鸦。 冠戴孝帽的子侄孝顺,聚集在肘部的乌鸦安慰孤独的儿子。 高兴地接受儿子的问候,含着悲哀咏唱完《归去来兮辞》。 进入梦乌堂观看父母哺育我的情景,感慨地长吁短叹。 【注释】 瞿允同:字仲升,号野逸,明代学者和文学家。 野逸翁:指其父瞿允仁。 乌:乌鸦。 春吟草
种玉亭 种玉新亭下,移来嶰谷中。 幽根留宿土,醉日动微风。 杖化龙飞雨,笙吹凤下空。 道人参玉板,避世隐墙东。 注释: 1. 种玉新亭下,移来嶰谷中:种玉指的是种植玉石,新亭是新的亭子,嶰谷中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者地点。这句诗描述了种玉亭的位置以及它从何处移来。 2. 幽根留宿土,醉日动微风:幽根指的是树木的根部,宿土可能是指土壤中的宿根,醉日动微风则形容树木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沉醉于阳光之中。
【注释】 地僻无辙迹:山居地处偏僻,没有车的印迹。 知为静者居:知道这里是隐居的人居住的。 山泉激石驶:山泉冲击着石头发出声响。 岩树覆窗虚:岩石上长满树木,树叶遮住了窗户的洞,显得空洞而寂静。 洗药坐濯涧:洗衣服坐在溪边。 负苓行读书:背着药囊在小路上读书。 兹丘傥可老,吾欲乐耕锄:这个山丘或许可以在这里度过晚年,我要在这里快乐地种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倪瓒的代表作之一。
【译文】 当年钱塘时,曾与先生同游赏。 授经终卒业,问字屡称觥。 南国衣冠远,东维砥柱倾。 平生三史辨,大义日星明。 【赏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表达了诗人对铁崖先生的敬仰之情。首联写与铁崖先生昔日的交往和共同游览钱塘的情景;颔联写在铁崖先生的指导下,自己的学问有所提高;颈联写铁崖先生学识渊博,文章有骨力;尾联赞美铁崖先生的历史见解正确,学问深厚。整首诗语言平实流畅,意境深远。 【注释】 1. 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