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弟春吟草,思亲夜梦乌。
栖冠旌子孝,集肘慰儿孤。
失喜承颜色,含哀咏毕逋。
升堂观返哺,感慕重长吁。

【译文】

瞿允同梦见自己侍奉父亲野逸翁,有乌鹊飞集到他的肘部,于是给他的书房起名叫梦乌堂。

回忆弟弟春天在草堂吟诗,思念亲人夜晚梦见乌鸦。

冠戴孝帽的子侄孝顺,聚集在肘部的乌鸦安慰孤独的儿子。

高兴地接受儿子的问候,含着悲哀咏唱完《归去来兮辞》。

进入梦乌堂观看父母哺育我的情景,感慨地长吁短叹。

【注释】

瞿允同:字仲升,号野逸,明代学者和文学家。

野逸翁:指其父瞿允仁。

乌:乌鸦。

春吟草: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月松桂新食时”之句,这里借喻自己的兄弟和朋友。

思亲:指作者怀念自己的母亲。

栖:栖息。

旌子:古代官员出行时所带的一种旗子,这里借喻兄弟和朋友,表示对兄弟和朋友的敬爱和思念。

集:聚集。

慰:安慰。

失喜:高兴得忘了自己的名字或名字已经忘掉了。承颜色:受到欢迎的样子。

含哀:含着悲伤的表情。

毕逋:《诗经·卫风·氓》中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前。成言在斯,复自违之。”之句,意为誓言美好而美好却不再想起,这两句用在这里是说,虽然誓言美好但是美好已经不再想起。

升堂观返哺:《论语(先进)》:“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能行之者为仁矣。’樊迟未达。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话是说,知道一件事,却不能举一反三,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懂得。这里的“反哺”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情,意思是说,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情值得我们学习。

感慕:感激仰慕。

重:再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