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壮
诗句释义:楼下是春天郊外的白马在嘶鸣,楼上佳人拿着筷子哭泣。 译文:楼下是春天郊外的白马在嘶鸣,楼上佳人拿着筷子哭泣。自是王孙归未得,肯将芳草怨萋萋。 赏析: 《留春词·其三》是陈子壮所作,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 1. 诗中“楼下春郊白马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天的郊外,一匹白马在奔跑,嘶鸣声传遍整个空间。这种场景常常被用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扬州大船截珂峨,窗屋连簿上水歌 《浔阳曲》是明代诗人陈子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大船截珂峨的场景,窗屋连簿上水歌的美景。为人只道招夫婿,心比长江九派多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扬州大艑截珂峨: 描述了扬州的大船截珂峨的场景,珂峨是一种高大的船头装饰,象征着船只的高超技术和豪华
圆通寺 昆明历史寺院之一 1. 诗歌原文 一叠新泉有妙音,残僧疏磬越萧森。 到来欹枕松窗里,知入庐山更几深。 2. 逐句释义 【一叠新泉有妙音】: - 泉水清澈,声音清脆悦耳。 - “一叠”形容泉水的层次感。 - “新”指泉水清新,未被污染。 - “有妙音”指泉水的美妙声响。 【残僧疏磬越萧森】: - “残僧”指寺庙中的僧人已不多。 - “疏磬”指僧人敲击的乐器,声音稀疏。 -
读黎君选中州诸咏作 其二陈子壮笔下春风与洛下书生 1. 诗句原文 广文先生囊不空,闲携童冠咏春风。 相传洛下书生语,尽解人颐七字中。 2. 译文注释 - 广文先生囊不空:形容广文先生口袋中的诗书丰富。 - 闲携童冠咏春风:形容闲暇时带着童稚的帽子在春风中吟咏诗句。 - 相传洛下书生语:传说在洛下(洛阳)有位书生能够理解这七字中的深意。 3. 赏析 -
留春词其四:春望,柳条难系木兰舟 诗句翻译 - "春望望江江水流,柳条难系木兰舟。":春天站在江边,看着江水流动,柳条难以系住木兰船。 - "侬今欲采蘼芜去,忽漫相逢拾翠洲。":我如今想要采摘蘼芜而去,却偶然在拾翠洲上相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日的江边,看到江水流动,柳条难以系住木兰舟的情境,表达了一种无法留住美好时光的哀愁。同时,通过提及“蘼芜”
花开花落一禅龛,欲结三年半日谈。 爱水情根如不了,依稀来证老瞿昙。 注释与赏析: 1. 花开花落一禅龛:描述了一种宁静的禅宗修行场景,花开花落象征着世间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而“一禅龛”则暗示了内心的寂静与专注。 2. 欲结三年半日谈: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深入探讨或修行的愿望,这种愿望可能源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或对知识渴望。 3. 爱水情根如不了:这里的“水”可能象征智慧或情感的根源
诗句原文:桃山驿虓虎飞鹰掣似儿,等闲帏幄笑谈时。 译文:在桃山驿站,猛虎和雄鹰的英姿犹如神兵利器,我们无需忧虑,可以悠闲地谈论天下大事。 注释: - 桃山驿: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境内。 - 虓虎:猛兽,指老虎。 - 飞鹰掣似儿:猛禽,指老鹰。 - 等闲帏幄笑谈时:轻松愉快地讨论国家大事时。 赏析: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力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氛围的观察和感慨
岭上 朱明不尽曲江头,生长能为柞棫谋。 谂是越裳梯贡路,至今一线頫神州。 注释:岭上:指在岭上看到的景色。岭:山岭。朱明:古代历法中,以秋分为日南至,冬至为日北至,夏至为日中,春分为日影最短的一日,合称为“四时”。所以这里用“曲江头”来代指“朱明”,即山岭之巅。生长能为柞棫谋:能够给柞树和棫树的生长谋求一片空间。柞树和棫树种子落地后不立即发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故称“柞棫”。谋:谋取
诗句:“等是修眉误点毫,远山秋色若为高。” 译文:等待的结果是眉毛被画得精致却显得有些不协调,那远处群山在秋天的映衬下,显得分外高远。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的外貌相映成趣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自然美与人的美的不同侧面。首句“等是修眉误点毫”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眉毛比作是画师笔下的一笔,而整个面部轮廓、表情和整体气质则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完美的画面。然而
注释:我走进集市正好和公子的车马并行,在游梁时第一次登上孝王的台。 面对风物不必去想贤达的事了,独自拿着新诗依次裁剪。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黎君的赞美之词。首联写诗人与黎君同入市集,游梁登台。次句“初”字点明时间之早,为全诗定调。颔联写诗人与友人游梁时的所见所感,意蕴深刻。颈联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之情。尾联写诗人与友同游梁地,感慨良多,抒发了友情深厚、相知相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