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壮
【注释】 莺:黄鹂鸟。 翻连毛羽大,来自海天宽。 翻:翻飞;连:连绵;毛羽:羽毛;大:大而圆。指黄鹂翻飞时羽毛的圆润和翅膀扇动时发出的声响。 启户双飞至,空阶独舞看。 启:开。户:门户。双飞而至:指黄鹂成双结对地飞来。 空阶独舞看:指黄鹂在空旷的台阶上独自跳起舞来观看。 愿为君子赏,谱入素琴弹。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赏:欣赏。 谱:指写在琴弦上或乐谱上。 素琴:指古琴。 【赏析】
注释: 1. 双柏槎牙立,看成龙虎姿。双柏,指两种柏树,这里可能指的是松柏和柏木,它们交错生长,形态奇特,犹如龙、虎一样威武。"看",比喻,形容双柏的形态像龙、虎一般威武。 2. 香枝或见掇,苦干定谁移。香枝,指香气四溢的树枝,可能是柏树上的一种珍贵树种。"掇",拾取,采摘。"苦干",指坚韧的树干。"定",一定,肯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双柏之间,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珍贵的树木被采摘下来
逐句释义及注释: - 部中杂咏十二首: 此诗是作者在某一时期所作的一组诗,每首都以“杂咏”开头表示内容多样。 - 莺: 此处指代一种鸟,具体是莺鸟。 - 神仙开古甃: 神仙开启了古老的砖石建筑,可能是指某个古老而充满神话色彩的建筑或场所。 - 风雨过闲亭: 风雨过后,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静谧的亭子上。 - 猿饮如相接: 猿猴饮水时的动作显得亲近,好像在与人交流。 - 龙吟或可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艺术手法及效果,并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彻城车马剧,于此亦销忙。”诗人以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车马往来的喧闹声比作“剧”,“销”意为消散,诗人用此语来表现自己心绪烦乱,无心赏景之状。 “草色春侵院,松声晚韵房
注释: - 沙窝偏近地,新水引成槽。 - 描述一个沙窝靠近土地,新挖的水渠形成了一个水槽。 - 涓滴分消渴,阑干见二毛。 - 涓滴指的是细小的水流,分消渴是指这些水流滋润了沙漠,使沙漠变得湿润。阑干是指栏杆,二毛表示人的两鬓已经斑白,这里用来形容岁月的痕迹。 - 赞皇差识别,桑苎未清高。 - 赞美皇朝的英明,桑苎未清高指没有达到高尚的境界。 - 窃有羸瓶虑,将无抱瓮劳。 - 我有一瓶酒,担心被偷
注释: 宿种多穿砌,高花动压林。枯荣会有族,萧艾本难侵。——这是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形象描述。宿种是指种子在土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春天发芽生长。高花指高大的花朵,动压林则是指它们盛开时,把周围的树木都压弯了。枯荣会有族,萧艾本难侵,是说植物的生长周期,有枯有荣,但无论何种情况,都难以被外物所侵犯,这里用“萧艾”比喻草木。 不用迂回照,争持径寸心。偶惊过夏半,色比故园深。——这是对植物生命力的赞美
榆树半枯也颇具古趣 昔贤论述齐物论,不妨碍养生之道。 只是形容事物各异,相看岁月如流水流逝。 风吹过秦塞渺无边际,星挂汉查虚无飘渺。 来增添水石居的意境
注释: 感尔能幽响,如弦泛许长。 大都吹玉露,一半溢清商。 院敞风皆奏,人闲睡不妨。 无嗤终抱木,亦足答晴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述了鸟儿在庭院中飞翔、鸣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通过对鸟儿的描绘,展现了其优雅而动人的形象。“感尔能幽响”一句,诗人感叹鸟儿能够发出如此优美的鸣声,仿佛是在诉说着它内心的感受。紧接着,“如弦泛许长”一句
【注释】部中:指朝廷。杂咏:即杂言,随意成文的诗歌体裁。十二首:指十二首诗。《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 主人看物候,往往寸心消。 海燕将春色,年年一度遥。 穿花时自喜,带雨即同飘。 为忆张文献,吟诗鹰隼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官场上失意后的作品,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第一句“主人看物候,往往寸心消”意思是说作为官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中怀才不遇之慨,深情慰藉之情 1. 远土生何薄,传闻心益烦 此句描绘了听闻友人王昌龄被贬,诗人内心由惊讶转为忧虑,心情愈发沉重。"远土生何薄"暗示着远方传来的消息令人难以置信,而"传闻心益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消息真实性的怀疑和内心的不安。 2. 匹夫无怀璧,一水即招魂 此句运用典故比喻,将王昌龄比作普通人,暗示其无辜受害;同时,将贬谪之地比作引诱亡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