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尔能幽响,如弦泛许长。
大都吹玉露,一半溢清商。
院敞风皆奏,人闲睡不妨。
无嗤终抱木,亦足答晴光。
注释:
感尔能幽响,如弦泛许长。
大都吹玉露,一半溢清商。
院敞风皆奏,人闲睡不妨。
无嗤终抱木,亦足答晴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述了鸟儿在庭院中飞翔、鸣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通过对鸟儿的描绘,展现了其优雅而动人的形象。“感尔能幽响”一句,诗人感叹鸟儿能够发出如此优美的鸣声,仿佛是在诉说着它内心的感受。紧接着,“如弦泛许长”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鸟儿鸣叫时的声音,如同弹奏的琴弦般悠扬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歌中还涉及到了一些自然景观。“大都吹玉露”,这里的“大都”表示大部分或大多数的意思,暗示着鸟儿所鸣之处,往往伴随着清新凉爽的玉露气息。而“一半溢清商”一句,则是指鸟儿鸣叫声中,有一半是清脆悦耳的清商曲调,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诗歌还通过观察鸟儿在庭院中的活动来展开描写。“院敞风皆奏”一句,意味着庭院开阔,风吹过庭院,鸟儿们便纷纷起舞、鸣叫,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人闲睡不妨”一句,则是说在人们悠闲地睡觉的时候,鸟儿们仍然自由自在地飞翔、鸣叫,不受干扰。
诗歌以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无嗤终抱木,亦足答晴光”两句,意为鸟儿虽然最终选择栖息在大树上,但它们依然能够尽情地歌唱、欢舞,回应着明媚的阳光和温暖的春风。这不仅是对鸟儿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鸟儿的描绘和对其鸣叫声音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歌中的细腻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也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美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