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壮
红粉深知只刹那,思修无路证三摩。 分明璎珞金针现,一瓣莲花度普陀。 注释: - 红粉:指美丽的女子或花朵。 - 知:明白、理解。 - 刹那:佛教语,指极短的时间,这里指非常短暂。 - 修:修行、修炼。 - 无路证三摩:无法达到证悟的境界。 - 璎珞(yīn luò):古代妇女的装饰品,这里比喻美丽。 - 金针:金色的针,这里比喻智慧的钥匙。 - 度:渡过,通过。 - 普陀:即南海观音菩萨
【注释】 匀墨:用笔均匀地把墨汁调到适宜的浓度。圆毫:指笔头是圆形的。扫:涂抹,这里形容笔锋挥洒自如。素:白色的宣纸。时:同“丝”,指细丝。翩翩:轻快的样子。 如鸟踏花枝:好像鸟儿在花枝间跳跃一样。 阿谁:何人。妙楷:精妙的楷书。参:研究,学习。钟索:钟繇与索靖(东汉书法家)。李卫夫人:李邕的妻子杨氏(字茂漪),善书法。 【译文】 书写时用笔均匀地将墨汁调成适中的浓淡
注释:在深深的庭院里,莺鸟的啼声静悄悄,掩上门扉。博山炉中的香火燃烧着,拨动黄昏。金蟾咬着锁,空留何意?斜印在梅梢上,留下一片月痕。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院幽闭、孤灯映照的夜景图。诗人以沉静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寂静的夜晚,通过“焚香”这个动作,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这幽闭的深院和孤独的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深院”、“金蟾”、“梅梢”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注释翻译:并列芙蓉金井头,蒙茏月下笑藏钩。 我家不懂生离苦,只能披拳中一筹。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在月光下玩藏钩游戏的情境,展现了她对生离苦的无知和无奈。诗中的“并列芙蓉金井头”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而“蒙茏月下笑藏钩”则表达了她在游戏中的欢乐心情。最后两句则揭示了她对生离苦的无知,只能凭借游戏中的胜利来获得一点点安慰,从而突显出生活的艰辛和她内心的无奈
注释:吟咏雪景、梅花和竹枝,即使没有题目也自成诗篇。我正在创作一幅松花纸,闲来靠在西窗边写些小诗。 赏析:本诗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余,倚靠西窗,一边品味着梅花的清香,一边挥毫泼墨,写下一首首清新脱俗的小诗的情景。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才华。她被称为相如,有着出色的文采和才情。她每天都在用彤管和丹铅写作,从未停止过。 赏析:这首诗以赞美一位女诗人的才情为主题。通过“女流才调称相如”,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女诗人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女性身份,使得诗歌更具有了某种性别特征的色彩。接着,诗人进一步指出这位女诗人的才华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还涉及到了政治历史,她能够像汉代的史学家一样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读: 1. 缓下搔头发鬐馀:缓下指的是缓慢地放下,搔头表示梳理头发。发鬏(即发髻)有余表示头发很多,此处形容女子梳妆完毕,秀发如云般飘逸。 2. 香丝腻滑懒堪梳:香丝指细腻光滑的丝质衣物,腻滑意味着柔软滑顺,懒堪梳则是表现出一种懒散的态度,不想费力梳理,暗示了女子可能因疲倦或心情不佳而无心打扮。 3. 蜩蝉蜕后□鸦散:蜩蝉是古代诗文中的意象,常用来比喻人的状态或心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徒倚闲亭过夕曛:在空闲的亭子里徘徊,度过黄昏的暮色。这里的“闲亭”指的是一个安静的场所,可能是一处园林中的亭台。而“过夕曛”则形容时间在夕阳的余晖中流逝,增添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2. 碧阑干映石榴裙:栏杆的颜色与石榴裙的颜色相映成趣。这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3. 春深风雨浑难听
【注释】: □:古代一种铜制的锅。虚栏,即虚盖。鼎铛,指鼎和铛。群姬,指一群女子。相过,相互通过。斗茶枪:比试茶的优劣。雷鸣仙掌,形容炉灶中的火像雷声一样轰鸣。殷勤试:殷勤地尝试。候火,等候火候。二沸汤:第二次沸腾的水。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女子烹茶的情景。 首句写烹茶的环境,“□并虚栏覆鼎铛,”鼎铛就是鼎和铛,这里指煮茶用的炊具。在虚盖上,用鼎铛来煮茶,形象地表现了女人们烹茶时的热闹场面。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几回点笔恨难真,未写先添柳叶颦”的意思是:多少次拿起笔来写,却总是难以将心中的爱意真实地表达出来,还没写完呢,就担心被对方误解而皱起眉头。“夜夜每怜灯下影,朝朝留对卷中人”中的“怜”字写出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多次拿起笔来写,总是难以将心中的爱意真实地表达出来,还没写完呢,就担心被对方误解而皱起眉头,所以每次写时都有些犹豫。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