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昶
注释与赏析: 1. 茅屋江村映白沙,百年此地是生涯。 - 注释:茅草覆盖的小屋和江边的村庄在白沙滩上相映成趣,这里已经居住了百年,是作者的生涯之所。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村景象,通过“茅屋江村”和“白沙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朴素而和谐的氛围。同时,“百年此地是生涯”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深深的依恋和感慨,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2. 雨香花气浑三月,暖日和风自一家。 -
【注释】 无民清静,有吏与歌讴: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官吏来骚扰。 古调何人会,明公是此流:古代的贤能之士,谁能理解这种情怀?只有你这样的高才,才能理解这种情怀。 长风破巨浪,孤影落虚舟:大风冲破巨浪,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小船上。 独倚阑干月,几回明远楼:我独自一人靠着栏杆,望着月光下远去的小楼,心中充满了感慨。 【赏析】 《和广西吴宪副 其二》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吴宪副的敬仰之情
诗句如下: 清江大树老夫家,只许衡门管岁华。 释义与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环境与内心感受,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清江大树”和“衡门”形象地勾勒出了诗人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环境。“只许衡门管岁华”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坚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超脱心态。 云谷有诗皆感寓,柴桑无酒不黄花。 释义与赏析
泛江和徐寿卿 风光满眼欲无边,老子心情亦浩然。 晚日行行飞白鸟,小舟个个泛青天。 谁能此地真无碍,我与青山似有缘。 几欲奉身思乞退,不知明主肯哀怜。 注释: 1. 泛江和徐寿卿:泛江即泛舟,指乘坐船只在江上航行。徐寿卿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行者。 2. 风光满眼欲无边:形容眼前景色美丽壮观,如同无边的美景在眼前展开。 3. 老子心情亦浩然:诗人以“老子”自比,表示自己心境高远、坦荡。 4.
观庄严寺大树 杏坛风雨有桓魋,此树能容老翠微。 梦里几番全是幻,人间万事果谁非。 繁阴蔽日三千界,黛色参天五十围。 我欲南堂借斤斧,不胜三匝绕斜晖。 注释: 1. 观庄严寺大树:在参观庄严寺时,看到一棵巨大的树木,感受到了它的威严。 2. 杏坛风雨有桓魋:在杏坛上经历了风雨,有桓魋这样的恶人作怪。 3. 此树能容老翠微:这棵树可以承载岁月的痕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4. 梦里几番全是幻
【注释】 观龙泉寺泉:观照龙泉寺的泉水。龙泉山在江西,有龙泉寺;又浙江有龙泉县,有龙泉山,山上有龙泉寺。此诗即写于江西龙泉寺。 一泓泻此下烟萝:泉水从山涧流下来,溅起水花。 坐我幽深古涧阿:坐在深幽的山涧里(涧阿,山涧边)。涧阿,涧边的土山。 树霭散分千太极:树木上蒸腾的水汽分散成千条太极(太极,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的圆圈)。 镜光摇动百东坡:泉水像镜子那样反射着太阳光,使水面泛起千道波纹。
【注释】 游琅琊寺 其一窅然天地岂人寰,紫翠无穷十里间。闲看古松寻坐石,偶随流水入深山。四时花在岩岩好,何物僧来个个闲。我有新诗三百首,苍岩题遍不知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游琅琊台》。 前两句“窅然天地岂人寰,紫翠无穷十里间。”意思是说:我远远地眺望着天地间,哪里是我生活的人间呢?四周的山峦绿树一片无边无际。 后两句“闲看古松寻坐石,偶随流水入深山。”意思是说
这首诗是诗人对母亲的祝福,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首句“老去流年祇暗惊”,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感到生命的无常和易逝,这让他心生恐惧。 第二句“一生心胆解谁倾”,诗人表达了他的内心感受,无论遭遇何种困难,他都有信心和勇气面对,因为他相信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第三句“青裙白发终无恙”,诗人祝愿母亲身体健康,永远年轻美丽。 第四句“老眼皇天亦自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需要结合诗中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然后要结合诗中景物描写、情感抒发来分析,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手法或艺术效果。本题为全诗赏析,考生需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赏析。“几随藜杖起方床,肯信吾乡似瘴乡”,意思是:我拄着藜杖起床后,就不相信故乡会像瘴气那样让人感到难受。“疟”“瘴”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体会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掌握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辨析、判断。 (1) “江天万里一贫家”,这一句诗写出了诗人自己身处的环境——江上,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2) “此老能来共物华”一句,写诗人邀请友人同坐钓鱼船,欣赏美丽的风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