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越
中台月色静娟娟,君理丝桐自不眠。 一夜山光回澹薄,半空鸾影下蹁跹。 路经密邑盱蒲坂,道出雍门扣葛天。 老梦却寻山水去,觉来琴上已无弦。 注释: 中台:指中宫、后室。这里借指宫廷。 娟娟:明亮而美好的样子。 君理丝桐:你弹奏着琴。君,你。理,弹。 不眠:不睡觉。 一夜:过了一个晚上。 澹薄:淡薄的样子。 蹁跹(piān xiá):形容人轻盈地跳舞。 盱蒲坂:指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汝南县。 雍门
北山 诸峰罗列水重环,月岭回看见北山。 半醉直攀千仞上,凭高一笑万缘闲。 早闻烽火披星出,老忆林泉解甲还。 未必山中全省事,春来花酒复相干。 注释: 1. 北山:即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 2. 诸峰罗列:指群峰耸立,排列整齐。 3. 月岭回看:从月亮岭回头望去。 4. 半醉直攀:形容诗人饮酒至半醉,仍意气风发,直上高峰。 5. 凭高大笑:站在高处,放声大笑。 6. 烽火
【注释】百尺松:高大的松树。高处士亭:在亭子高高的高处。邀风擎日:形容气势非凡。古丁丁:古旧的样子,这里指松树枝条苍劲挺拔。杯觞(shāng):酒杯和酒壶,泛指饮酒用具。“不知老”三句:诗人自比为鸾鹤,意指自己虽年老仍保持节操。“丝苓”即丝瓜,此处指丝瓜藤。比喻自己虽年老,但有济人之用的本领。孤村远岸:孤零零的村庄,远在岸边。谁相伴:指没有人陪伴。梅竹:梅花和竹子,这里借指自己的品格。弟兄:兄弟
诗句解读: 1. “同年少参梁永斋来顾山中”: 这是一句表明时间与地点的句子,描述了梁永斋来访的情景。"同年"指的是同榜的考生,“少参”是古代的官员职位,“梁永斋”可能是指一位名叫梁永斋的人物。“顾”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动词,表示接待或拜访。 2. “四十五年同看榜 榜中今尚几人存”: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四十五个年头的感慨及对当前形势的思考。“看榜”指的是科举考试后查看结果
诗句释义: 溪南:即指山南水北的溪流之南。 坐临流水日弹琴:坐在溪边,看着流水,弹着琴。 转觉南溪水又深:忽然觉得南溪的水更深了。 阳鸟北来盘碛石:太阳鸟从北方飞来,盘旋在沙漠上的石头上。 商飙西去入松林:商风从西方吹去,进入松树林中。 山杯属客慵收钓:山里的杯子送给客人,客人却懒洋洋地不想去钓鱼。 终日无鱼也称心:一天下来没有钓到鱼,也能心满意足。 慎勿钓名名易钓
【注】王少参:王士禛,名世祯。“偕同年”:即“同榜”,一起参加乡试的人,称同年。王士禛与朱彝尊是同榜进士,故称。王少参,指朱彝尊。留城:今浙江嘉善南县西,为嘉兴府治所在地。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之作。王士禛的《泛舟》诗中,有“携壶问渔子”的句子。此诗第一句就是“洞庭舟子来何处”。王士禛在《泛舟》中有:“洞庭波浩渺,舟子自相语。”可见王士禛曾泛舟于洞庭湖上。第二句是说昨夜留城,带着酒意渡过湘江
【译文】: 十月十日值风回,住东光有怀括苍,叶槎庵夷陵王方山。二年兄先与予方舟而行,舟轻夺流先去,今闻在沧洲上下度。至张家湾则涣而复合矣诗以识意。 【注释】: 狂飕忽卷浪如山,才过东光又逆还:狂风吹起,波浪翻滚如同高山。才经过东光就遇到逆风。 用力不知舟载重,计程惟觉路行难:用力航行却不知道船的重量,计算行程只感觉道路艰难。 越槎轻泛天河近,郢曲遥闻下里悭:越地的小船轻快地行驶在天河附近
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偃蹇林庐七尺身: 在深深的树林中,我独自隐居,身体矮小如同只有七尺。 - 解释:描述诗人隐居生活的简朴与清高。 - 注释:七尺身表示诗人身材不高。 2. 转头花甲又逢辰: 转眼之间,我已步入了知天命之年。 - 解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的一种感慨。 - 注释:花甲指的是古代人六十岁的象征,辰即时光。 3. 信知风表尘中物: 我深信自己是超脱于世俗纷扰的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从内容上来看,诗人在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诗的前两句“方寸长留赤子真,行藏勿谓古今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守,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后四句则描绘了诗人的理想生活,如隐居颍水边、享受千日酒宴、寻阳高影百年身等。最后两句则是对功名利禄的超越,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愿望。 注释如下: - 古心:即古诗,指代古代的诗歌。 - 方寸:指内心世界。
区越《至龙游与门生李节推话旧再宿而别》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龙游与门生李节推重逢并共度一夜的感慨。下面将结合诗句内容进行逐一赏析: 1. 诗词原文: 客舫东来便访君,故乡情话两宵分。 林庐念切殊无恙,月旦评高卓有闻。 秋气不妨淩太末,仙槎直拟渡天津。 三杯引满江楼月,临别都应酒半醺。 2. 译文解析: - 第一句:“客舫东来便访君”,描绘了主人公乘坐小船来到朋友所在的东边地区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