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理解题干要求、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题干中“乱石排溪急水悬,夕阳衰草白鸥边”两句诗意思是:“乱石堵塞溪流,急水流悬空而下,夕阳映照下的衰草,在白鸥旁飘荡”。这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途中所见景色,渲染出凄清、萧瑟的气氛。“明朝短策穿云去,不似舟中得稳眠。”的意思是:明天早晨我驾着一叶扁舟穿云而去
```plain 最爱倪家水竹居,地偏人静石窗疏。 去年卷地西风起,不废东斋满架书。 乌斯道(元明间,浙江慈溪人)与刘彦高同游于倪氏园亭,诗中赞颂了倪家水竹的清幽居所及主人对知识的尊崇。 诗句释义:诗人在诗中描述了他对倪家水竹居的喜爱,这里的环境安静且远离喧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他赞赏主人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来居住,这样的居所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同时,他也赞美了主人对知识的尊重和推崇。
【注释】 柳桥:即《柳桥曲》。柳枝撩乱春风急,燕子低回晓雨晴。 柳枝被春风撩乱,飞动着轻快的柳条;燕子在低垂着翅膀飞回来。 步屧不须琴与鹤,可中泉石有馀清。 漫步时不需用琴声或鹤鸣来伴奏,那泉水清澈,岩石清凉,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此为一首描写春景的七绝。《柳桥曲》又名《玉树后庭花》,《乐府诗集》卷四八收有此曲,《乐府解字》云:“《玉树后庭花》,梁元帝宫人作也。起句‘柳枝飘泊’,言舞之态也
诗句:蜻蜓上下波光静,戴胜飞鸣桑叶疏。 译文:池塘中,蜻蜓在水波中穿梭,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它们的翅膀在轻轻摆动。空中有戴胜鸟飞翔,它们鸣叫着,声音清脆悦耳。桑树的叶子稀疏而高耸,仿佛是绿色的海洋中的孤岛。 注释:蜻蜓(蜻蜓科昆虫的统称):一种常见的昆虫,身体细长,翅膀狭长而透明,善于飞行。波光:指水面上反射的阳光形成的波纹。戴胜:一种小型鸟类,其特征为雄鸟头上具有明显的白色帽羽,雌鸟则无
诗解与翻译 第一句:长江水落见龙亭 - 解释:描述长江水位下降时,可以看到远处的龙王庙(或龙亭)在水面上显现。 第二句:老树风高堕鹤翎 - 解释:描述老树上的鹤翅膀由于强风吹动而坠落的情形。 第三句:故里好山归梦远 - 解释:表达对家乡美好山川的美好回忆,这些记忆如同远方的梦境一样遥远。 第四句:春来空有蕨芽青 - 解释:春天来临,只有那些尚未完全生长的蕨草显得格外新鲜。
这首诗是诗人在甲寅腊月十日从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的纪行之作。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雨歇北风生晓寒,湍流初急进船难。 注释:天气放晴后,北风带来了清晨的寒冷,湍急的水流让船只难以前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下的困境。 2. 路从螺蚌湾头过,羡杀轻鸥卧石滩。 注释:道路从螺蚌湾的湾头经过,羡慕那些轻盈的鸥鸟能够躺在石滩上休息。 赏析
注释: 法坐千年有哲人,考钟伐鼓荐馨苹。 腾腾车骑门前过,谁识慈湖二月春。 译文: 千年来,这里一直有智慧的学者,用钟声和鼓声来祭祀,献上芬芳的苹果。 车马匆匆地从门前经过,谁能认识这慈湖的二月春天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慈湖书院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们的智慧和奉献的赞美之情。 法坐千年有哲人,考钟伐鼓荐馨蘋。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这里,有千年的智慧学者,他们用钟声和鼓声来祭祀
诗句:最爱倪家水竹居,地偏人静石窗疏。 译文:我最喜爱的是倪家的水竹居所,它位于偏僻之地,环境安静,石窗稀疏。 注释:在这首诗中,“最爱”表示非常喜欢,“倪家水竹居”指的是倪家的水竹居所,“地偏人静石窗疏”描写了居所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的特点。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倪氏水竹居所的诗,通过描绘居所的环境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注释】 鹅鸭:大雁、天鹅等。鹅,一种家禽;鸭,水禽。鹅鸭常在池边嬉戏游玩,或觅食或游弋,使水面荡起涟漪。 恼:使……烦闷。 菱(líng)荷:即菱角和荷花。 岛屿:小岛。 竹树:多指竹林和树木。 幽禽:指栖息在幽静之处鸣叫的鸟。 啼:叫。 “只许”句:只能让鸟儿在户外啼叫。 长日:漫长的日子。无何:何时。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以鹅鸭之烦扰,反衬出园亭环境的宁静优美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秫米秋香足酒材” 1. 注释:“秫米”指的是以稻米为原料酿制的酒,“秋香”形容这种酒在秋天的香气浓郁。 2. 译文:在秋天收获的稻米制成的酒,其香气足以作为酿酒的优质材料。 3. 赏析:此句通过描述丰收季节特有的稻米和其酿造出的美酒,表达了一种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酒文化的热爱。 第二句:“长歌夜起不成哀” 1.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