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必元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解释、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短棹长身一小船,富家夫妇往收田。:描述了一对富有的家庭,使用短小而结实的船去收割田地。"短棹长身一小船"形容船只短小而坚固,能够承担较重的货物或长时间的航行。"富家夫妇往收田"则描绘了这一家庭的经济地位和他们的经济活动——在田间劳作。 - 纵令贯朽成何用,换得铜钱才过年。:表达了即便拥有很多钱财也不过是过年前的短暂欢欣
【注释】 浔江:即长江流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时,因水急波涌,江流回旋激荡,故名“浔”,又称为“浔阳江”。浔阳: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刘姬:唐代女诗人刘采春的妹妹。见访:被邀请而来访。酒间:酒宴之间,指宴会上。偶赠:偶然赠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诗人乘舟夜行至浔阳江畔,月明中停泊舟中,听到琵琶声更增离情;次句写友人刘姬来饮宴,诗人以琵琶作歌相赠;第三句说,不要诉说离别之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熟读原诗,积累一些重点字词,同时注意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在此基础上把握意象的特点。 “白云”,形容山势高峻,突出了独秀峰的高大雄伟;“天外”指山峰的高远,表现了其突兀挺拔的外形特点;“骖鸾鹤”是仙人骑鸾飞升的意思,这里借以形容山高云淡,突出了山峰的超凡脱俗;“箫声下界闻”,箫是一种乐器,这里借以形容山中幽静清雅的环境。 【答案】
【注释】 卓锡泉:指寺庙中和尚用锡制作的锡杖。 贮天泉:贮存天上的泉水。 涓涓:细小的水流声。 飞湍千丈流:形容山涧水流湍急,奔腾直下,如千丈瀑布。 不如师一锡:比喻修行人持锡杖行走,胜过了千丈飞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修行者行脚生活的诗。全诗语言质朴,富有诗意。诗人以峰头泉水为景,以飞瀑为比,赞美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以及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同时,诗歌通过对泉水
【注释】 木兰舟:一种用木兰木制成的船。木兰,即花木兰,相传是东汉初年的女将。 高会:盛大的聚会。 并州:古地区名,今山西太原市一带。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立春前三日,刘使君在浔郡城南楼设宴招待友人,作者应邀赴宴。首联“暂停湘水木兰舟,高会招携足胜游”,描绘出一幅潇湩漓江上停泊着木兰舟的景色,以及诗人在船上与客人欢聚的情景,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诗人的喜悦之情
绿鬓怜君著子虚,倦游非复汉相如。 谁知消渴成长病,封禅空遗匣里书。 - 注释: 1. 绿鬓:黑色的头发,这里形容年纪虽老但头发依然浓密。 2. 子虚: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的虚构人物。 3. 倦游:厌倦了官场的名利追逐。 4. 汉相如何:用反问的形式表明对张孝廉的怀念之情,意指如果当初没有离开官场,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5. 消渴:比喻极度的口渴,引申为身体或精神的极度疲惫。 6
踏歌明月正当街,口嚼槟榔袖里怀。 欢若邀侬江店饮,待侬脱下草头鞋。 注释:在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踩着舞步唱歌,嘴里咀嚼着槟榔,内心却充满了期待。如果有人邀请我到江边的酒家一起畅饮,我就愿意脱下鞋子,尽情享受。 赏析:欧必元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漫步街头的景象,以及他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友谊的珍视
注释与赏析: - 立春前三日刘使君招饮浔郡城南楼 其二 - 帆飞带月窗前渡,峰翠和云席上浮。 - 此夕庾公情不浅,敢辞春色醉南楼。 【译文】 帆船在月光下飘行,越过窗户;山峰苍翠,和白云一起浮在宴席上。今晚庾亮的心情不浅,怎能拒绝这春天的美景而沉醉在南楼?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春天的夜晚,被邀请到浔郡城的南楼上饮酒。诗中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象、山峦的色彩以及宴会的氛围
陈叔慈的《陈叔慈索题四景图 其二 结社临流》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之间关系的独到理解。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翻译及其赏析: 1. 诗句翻译: - “精舍遥临白石矶”:在注释中指出“精舍”指的是一个精致的住所或学习场所,"白石矶"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诗人在此地有一座精舍。这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
注释 《浔州杂歌 其二》:在浔州宴会上享用的槟榔菜肴丰盛有余,但江边的厨子虽然能做出美味佳肴却缺少鲜鱼。由来风俗蛮荒古,不惯烹鲜惯杀猪。 赏析:浔州地处南方水乡,气候湿润,出产槟榔。因此,当地人喜食槟榔,以槟榔为食的宴席也颇受欢迎。此诗即描述了当地宴席中槟榔的丰盛以及宴席的热烈气氛。而“江庖虽美食无鱼”一句,则写出了宴席上的不足之处,尽管菜肴丰富,却没有鱼。诗人用“蛮荒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