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必元
【注释】 ①枉:屈。②中宵:半夜。③狂;酒醉。④罄(qǐng):尽,竭。⑤风尘:战乱的风沙尘土。⑥衔:含,吞。⑦江禽:水鸟。⑧宁复:哪还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傅贞甫到访村居时,作《赋答》诗以酬谢他的盛意。全诗写得朴实无华,平易自然,却能见出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共接中宵语”,诗人与友人夜深方聚,畅谈至深夜。“中宵”指半夜,古人常用来指时间之晚。这句的意思是说
【注释】 1.仲先生:指唐寅(字伯虎)。 2.青门:即青门山,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 3.堪:可、能。支枕:倚靠枕头。 4.残梦:未完的梦。 5.憺(dàn):安闲舒适的样子。 6.悠然:形容心情舒畅貌。世违:与尘俗隔绝。 【赏析】 此诗是诗人初秋登临青门山而作。 首联“地偏围径小,林密到人稀”,写诗人登高所见。地僻路窄,树林茂盛,人迹罕至,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颔联“石磴堪支枕,苔痕欲上衣”
清明郊行 风尘无去住,时序有推迁。 剩得江山在,春游思杳然。 野花明绽锦,细草暖含烟。 落日孤城外,松杉伴犊眠。 注释: 1. 风尘无去住:形容旅途中风沙弥漫,尘土飞扬,没有停歇的地方。 2. 时序有推迁:时间流逝,季节更替。 3. 剩得江山在:虽然历经沧桑,但江山依旧存在。 4. 春游思杳然:春天的游玩让思绪变得遥远而模糊。 5. 野花明绽锦:野外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如同锦绣一般绚烂。 6.
【注释】 饮智:即饮智上人,指僧人。禅房:僧室,亦作“禅堂”。 招携:邀请、召唤。寻胜赏:游览胜地。上方:佛教语,指佛在世时所居之处,这里指寺院。 玉宇:天上的宫殿。红尘:人间。 禅心:禅宗之心,指禅定之心。白日幽:白天的宁静,指禅宗修行中的清静。 遥望法云:遥望天空中飘浮的佛法云气。法云:指佛法的象征。 悟得无生理:领悟了佛法的至理,即明白了万物皆空的道理。无生:佛教用语
【译文】 十年来三次经过羚羊峡,不闻猿啼也伤心断肠。 峡水平静舟楫稳行,片帆明月下潇湘。 【注释】 度:通过 羚羊峡(yínɡyánɡhái):地名,在湖南洞庭湖西。 猿啼:指猿猴的叫声。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心肠都碎了。 潇湘:指湖南,因湖南境内有潇水和湘水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九年(814)第二次出塞作诗时的作品,当时诗人在长安任职。此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情寓景中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访友不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其三 凉风侵别树,斜日下庭柯。 暑气林间尽,秋声雨后多。 蝉因依叶响,樵识和人歌。 未敢题凡鸟,穷交在薜萝。 译文: 初秋时分,我拜访唐寅仲先生的住所,但未能见到他。微风轻轻吹拂着其他的树木,夕阳斜照在庭院中的树上。夏天的炎热已经消退,秋天的声音在雨后更加响亮。因为蝉鸣声而引起注意,樵夫们也认出了我
【注释】: 亭临荒径里 —— 亭子建在荒芜的山路上。 家住水云边 —— 住的地方靠近水天相接之处。 剩有搜奇客 —— 还有那些喜欢探寻新奇事物的人。 犹多访戴船 —— 还有那些喜欢探访戴氏船只的人。 分题时作赋 —— 在分题的时候写赋文。(分题,即分韵赋诗)。 挥麈夜谈天 —— 夜晚挥动拂尘谈论天文。 一任青尊倒 —— 任由酒杯倾倒。青尊,指酒器。 都令万事捐 —— 让所有的事情都放下。 赏析:
【注释】 出关:从潼关出走。梁鸿:指东汉梁鸿与其妻子孟光相守,不慕荣利,隐居山林的故事。五噫:《诗经·魏风》中“陟彼北山,言采其杞。于嗟乎驺虞,我行受之,我行受之,中心如醉,忽兮若失”等句,为感叹忧思之词,后因以“五噫”代指怨愤之辞。 西堂:指王徽之的西府别墅,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北,有竹柏松桂,环境幽雅,是王羲之、谢安等文人雅士聚会之所。和歌:指宴会上的歌舞。 赏析:
注释: 兹池何日辟,洗耳浪传名。 不遇巢由辈,安知泉水清。 兹池:这个池塘。何日辟:什么时候被开辟的?辟,开垦。 洗耳浪传名:因为泉水清澈,所以人们用“洗耳”来比喻听到美妙的音乐或高尚的言论时所起的感觉。 不遇巢由辈:如果没有像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怎么知道这泉水这么清澈呢? 安知泉水清:怎么知道泉水这么清澈呢?这里的“安”,是哪里的意思。 赏析: 这个池塘自从被开辟以后
【注释】 浔江:即长江流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时,因水急波涌,江流回旋激荡,故名“浔”,又称为“浔阳江”。浔阳: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刘姬:唐代女诗人刘采春的妹妹。见访:被邀请而来访。酒间:酒宴之间,指宴会上。偶赠:偶然赠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诗人乘舟夜行至浔阳江畔,月明中停泊舟中,听到琵琶声更增离情;次句写友人刘姬来饮宴,诗人以琵琶作歌相赠;第三句说,不要诉说离别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