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必元
诗句原文: 阴阴桃李夹朱坛,春色千林雨露宽。 纵得成蹊人已远,恐教天上倚云难。 注释: - 阴阴桃李夹朱坛:形容春天时,桃花和李花密集地环绕在红色的坛子周围,色彩斑斓而生动。 - 春色千林雨露宽:描述春天的气息遍布整个森林,雨水和露水滋润了大地,使得景色更加生机勃勃。 - 纵得成蹊人已远:尽管小路被走成了,但走的人已经走得远远的,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离去。 - 恐教天上倚云难
【解析】 此为五律,每句7个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联“万树临江旧社开,每因秋色一徘徊”,以对偶手法写景,点明游历的时间和地点:秋天的傍晚,在江边赏风景。诗人看到万棵树木,联想到自己曾经在此地建立的“社”。诗人感慨万分,不禁“徘徊”起来。这里的“徘徊”,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颔联“行吟闲倚海边树,怀古疑登江上台”,诗人又进一步展开联想。他在岸边散步时,看到许多树木,于是想起了自己的“社”
注释:瀑布远眺五老峰,庐山层层山峦如芙蓉般秀丽。以前似乎认识过隐居的真人,现在却只能在半亩烟霞之中过着素朴的生活。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匡庐美景和隐居生活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瀑布、五老峰、庐山九叠等自然景观,以及素封、真人等隐逸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匡庐美景的赞叹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韵味
【题王山人隐居】 十亩园居枕海滨,清泉白石自为邻。 朝朝闲把钓竿去,不是风波江上人。 【赏析】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与孟浩然、李白等人齐名,并称为唐代“四大诗人”。他的诗意境深远,想象奇丽,风格恬淡,有超然脱俗之趣。本诗是一首写隐者的诗,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隐士。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往往含有一种出世的意味,而这首《题王山人隐居》却不同,它写的是王山人的日常生活:种菜、钓鱼,十分平凡
陶公辞彭泽,长歌归去来。 【注释】彭泽:地名。陶潜曾作《自祭文》,有“彭泽去家百里”之句。 罄折岂足惜,而以事东篱。 【注释】罄折:同“罄尽”,全部用完。 闲居交游绝,徒咏九日诗。 【注释】九日诗:即重阳节的诗歌。 【赏析】此诗开头二句写自己辞去彭泽令后,带着满怀壮志回到了故园,从此不再与官场为伍。中间四句写自己虽已远离仕途,但依然怀念官场生活,并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戴复古(约1167—?)南宋诗人。字式之,初号石屏,又号清斋,浙江台州人。曾从陆游学诗,自成一家。有《石屏诗集》、《泛槎集》。此为七律,首二句写诗人的家世和才华;三、四句写迎娶太夫人之事;五、六句以神话传说作比喻,赞美太夫人和戴公;七八句写宴请和宴会;尾联以“楚人”自喻自嘲。全诗用典贴切,想象奇特,风格清新自然,不雕琢。 大参戴公由侍御参藩吾粤迎其太夫人就养命诸生赋诗为寿
诗句解读 1 宪府新临百粤间 - 描述周老师(宪府)刚到广东或福建等百越地区。"宪府"指朝廷的司法机关,这里特指地方司法机构。"百粤"指岭南地区,古代对广东、广西一带的泛称。 2. 遥瞻北斗望龙颜 - 形容周老师在远方望着中央,比喻其地位高,权力大。"北斗"象征尊贵和权威。"龙颜"常用来形容君主威严。 3. 谈经自渡迷津筏 - 谈论经典,比喻有学问,但面临困难或迷惑时能自我解救
宿冲虚观同陈景文万伯文梁元珍邓伯乔李烟客赋 南岳何时定此封?浮云片片似芙蓉。 遥瞻上界余千仞,初入名山第一峰。 洞口朱明悬旧迹,祠旁丹灶觅遗踪。 云深羽客差能指,酒熟居人尚可供。 暂息欲移香石榻,数声犹似定林钟。 月明半带霜华冷,山色围将紫翠重。 杳杳仙源知不远,迢迢清梦未能逢。 朝来济胜愁无具,安得茅家杖作龙。 注释: 南岳:即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何年:什么时候。奠:奠定。此处指建立或确立
诗句: 1. 寿郭勋卿笃周公:祝愿郭勋卿(郭子仪)能像周公一样长寿,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2. 傲吏漆园氏,大隐金门星:表示自己对官场的不屑,宁愿隐居在金门山,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 3. 心冥故远俗,机悟乃超形:形容自己的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不再被世俗所束缚。 4. 彼美郭夫子,中朝迈簪缨:赞美郭子仪的才华和地位,他在当时已经是名满京城,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5. 浸淫包坟籍
诗句解析与译文 朝云有夕没,栎木有归根。疾风飘劲草,踏作岖路尘。 - 朝云有夕没:早晨的云朵傍晚消失(比喻世事无常,转瞬即逝)。 - 栎木有归根:橡树终会回到其根源(比喻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最终还是要返回到原点或归宿)。 - 疾风飘劲草:猛烈的风可以吹散坚硬的草;形容困难重重也能克服。 - 踏作岖路尘:行走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尘土飞扬。 何况孤蓬士,托生壖海滨。弊褐拥雪立,穷檐仅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