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何年奠此封,浮来片片玉芙蓉。
遥瞻上界馀千仞,初入名山第一峰。
洞口朱明悬旧迹,祠旁丹灶觅遗踪。
云深羽客差能指,酒熟居人尚可供。
暂息欲移香石榻,数声犹似定林钟。
月明半带霜华冷,山色围将紫翠重。
杳杳仙源知不远,迢迢清梦未能逢。
朝来济胜愁无具,安得茅家杖作龙。
宿冲虚观同陈景文万伯文梁元珍邓伯乔李烟客赋
南岳何时定此封?浮云片片似芙蓉。
遥瞻上界余千仞,初入名山第一峰。
洞口朱明悬旧迹,祠旁丹灶觅遗踪。
云深羽客差能指,酒熟居人尚可供。
暂息欲移香石榻,数声犹似定林钟。
月明半带霜华冷,山色围将紫翠重。
杳杳仙源知不远,迢迢清梦未能逢。
朝来济胜愁无具,安得茅家杖作龙。
注释:
南岳:即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何年:什么时候。奠:奠定。此处指建立或确立。此处指建立或确立。浮来片片玉芙蓉:形容山上的云彩像一片片的白色荷花。
遥瞻:遥远地看。上界:天上。馀千仞:高耸入云。初入:初次进入。名山:著名的山。第一峰:最高的山峰。
洞口:山门入口。朱明:红色的太阳。悬:悬挂。旧迹:旧有的痕迹。
祠旁:在祠堂旁边。丹灶:丹炉,炼丹用的火炉。遗踪:留下的痕迹。
云深:云雾很浓。羽客:道士。差能:差不多可以。指仙人。指仙人。
酒熟:酒杯中酒饮尽了。居人:当地居民。尚可供:还可以供应。
暂息:暂时休息。香石榻:香气扑鼻的石床。数声:几次的声音。定林钟:定林寺的钟声。定林寺:在衡山县西,相传为晋僧昙诜所建,故又名昙诜寺。这里指衡山县的定林寺。
月明:明亮的月光。冷:清凉的,寒冷的。山色:山峰的景色。围将:环绕着。围将:环绕着。
杳杳:渺远的样子。仙源:仙山,仙境。知:知道。
迢迢:遥远的样子。清梦:清晰的梦境,这里指的是梦中的幻境。未能逢:没有遇到。
朝来:早晨起来。济胜:到胜地游览。愁无具:没有准备。无具:没有准备。
安得:哪里能够找到。茅家杖:指《列子·汤问》中的“丈人和”之杖,是一根用茅草做的拐杖,传说中能化成龙,用来渡水救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陈景文、万伯文、梁元珍、邓伯乔、李烟客等一起游历南岳衡山时的一首记游诗。全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南岳风光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对南岳衡山的描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