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宣新命出明光,次第勋名震五羊。
自识会稽元竹箭,可夸南海盛桄榔。
阿衡共协为霖望,山甫还称降岳祥。
粪夺乌衣华裔后,家连青雀墨池傍。
携来道士笼鹅帖,冠尽词人绣虎场。
当世独应推大令,过江何用数诸王。
须弥道悟归真觉,起草名高属建章。
祇树自坚菩萨行,爽鸠曾拜尚书郎。
一麾竹马趋迎郡,七曜蓬莱对举觞。
石室留题分作赋,沥湖遗泽遍甘棠。
指挥自净潢池甲,分部曾飞宪府霜。
沧水尚馀收海贡,玄圭应待锡遐荒。
出山已想徵安石,定鼎悬知属子房。
不谓岐途分陇蜀,更看方岳镇荆襄。
银章以佩新薇省,铜柱今高旧瘴乡。
一代风云周日月,三千甸服汉封疆。
飞馀百喙留鸣凤,剥后群阴始见阳。
正及东南当毁瘠,也知朝宁费劻勷。
褰帷泽及回枯槁,赐履恩同出上方。
【注释】
旬宣新命:指皇帝下诏书任命。新命,新的命令。
次第:依次排列。震:震动、震惊。五羊:广州别称,因广州城东南有五座山形似羊而得名。
识:了解。会稽: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古代属会稽郡。元竹箭:指诸葛亮的“八阵图”。
南海盛桄榔:指南海盛产椰子。
阿衡:阿谀奉承的大臣。共协为霖望:共同协力希望下雨。霖,久雨。
山甫还称降岳祥:山甫,山涛,字巨源,魏晋之际人,曾任尚书左仆射等职。降岳,山涛曾官太尉,后罢官隐居在河南嵩县少室山中。祥,祥瑞。
粪夺乌衣华裔后:指刘禹锡曾被贬谪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司马。乌衣,乌衣巷,古洛阳东面街巷名。
家连青雀墨池傍:指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时,在任所建造别墅,取名“绿野堂”,并有《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故地仍叫“青雀石”,白居易有《题青玉案》诗:“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苏子堤。”
携来道士笼鹅帖:指白居易在长安与元稹、刘禹锡等人同游仙游寺,见白乐天所画水墨写意山水画卷,遂题诗于壁上。
冠尽词人绣虎场:唐李贺有《高轩过》诗:“华裾曳绣段,皓腕铺霜雪。红绡透空房,翠羽裁罗幕。词客如云起,绣虎成文章。金闺正选人,莫向交游薄。”
当世独应推大令:指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独步文坛。
过江何用数诸王:指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虽已无权无势,但仍能写出许多不朽的佳作。
须弥道悟归真觉:指佛教禅宗,以“佛”、“法”、“僧”三宝为修行的三大纲领。
起草名高属建章:指汉武帝扩建太子宫,建章宫,诏天下文学之士入京撰写史书。名高,声名显扬。
祇树自坚菩萨行:指菩提树的坚韧,比喻人的毅力。
爽鸠曾拜尚书郎:指三国魏曹爽派邓飏去拜访司马懿,司马懿说:“汝可往南面论事也。”爽乃拜其门徒吴质为尚书郎。
一麾竹马趋迎郡:指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年仅12岁,便骑马随父亲到任上,当时苏轼任通判是“一麾”,即持节出使。
七曜蓬莱对举觞:指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曾与好友刘梦得泛舟于海上,登上蓬莱阁饮酒赋诗。
石室留题分作赋:指苏轼在黄州寓居定惠院时,曾在墙壁上写下《赤壁赋》。
沥湖遗泽遍甘棠:指苏轼任杭嘉湖地区提点刑狱公事时,关心百姓疾苦,使当地人民深受恩惠。
指挥自净潢池甲:指苏轼任凤翔府判官时,治军甚严,但又能体恤民情。
分部曾飞宪府霜:指苏轼任端明殿学士时,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儋州。
沧水尚馀收海贡;玄圭应待锡遐荒:指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贬谪。
出山已想徵安石:指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和子由除夜》诗:“吾侪已矣元非晚,君辈开先亦偶然。”
征安石:指东汉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贾复。
定鼎悬知属子房:指西汉初年杰出政治家萧何。
不谓岐途分陇蜀:指唐代诗人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途中经过岐山时,感慨自己与李白分别后,又再次来到这里。
岐途:歧路,比喻歧途、岔道。陇蜀:指华山以西的甘肃、四川一带。
更看方岳镇荆襄:指宋代诗人范仲淹被贬为邓州知州时,治理荆州有功。
银章以佩新薇省:指宋代文人杨万里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因直言上书而被贬外任。
铜柱今高旧瘴乡:指宋代文人陈著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永州。
一代风云周日月:指宋代文人苏轼曾担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政治上颇有作为。
三千甸服汉封疆:指清代康熙帝曾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飞馀百喙留鸣凤:指唐代诗人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免罪后,回到故乡,仍吟咏不辍。
剥后群阴始见阳:指清代学者戴震曾受康熙帝赏识,主持编纂《四库全书》,使中国古典文献得以保存和整理。
正及东南当毁瘠:指明代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军进入北京后,崇祯帝缢死煤山,明朝灭亡。
也知朝宁费劻勷:指清朝初年著名将领洪承畴在镇压李自成起义军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褰帷泽及回枯槁:指汉代名将霍去病率军大败匈奴后,武帝赏赐群臣酒肉,将士们欢呼雀跃,纷纷跳起舞蹈。
赐履恩同出上方:指唐代诗人王之涣曾获朝廷赐给的御靴,因得到皇帝的恩宠而受到人们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