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辞彭泽,长歌归去来。
罄折岂足惜,而以事东篱。
闲居交游绝,徒咏九日诗。
菊开思美酒,三径望白衣。
不爱春华好,宁守岁寒姿。
岂为曲蘖癖,兴至且尽卮。
深衷洞玄妙,宁期后世知。

陶公辞彭泽,长歌归去来。

【注释】彭泽:地名。陶潜曾作《自祭文》,有“彭泽去家百里”之句。

罄折岂足惜,而以事东篱。

【注释】罄折:同“罄尽”,全部用完。

闲居交游绝,徒咏九日诗。

【注释】九日诗:即重阳节的诗歌。

【赏析】此诗开头二句写自己辞去彭泽令后,带着满怀壮志回到了故园,从此不再与官场为伍。中间四句写自己虽已远离仕途,但依然怀念官场生活,并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六句写自己喜爱菊花的清香淡雅,喜欢在东篱下饮酒赋诗,不贪恋世俗的繁华。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辞官后的生活态度。

陶公辞彭泽,长歌归去来。
【注释】彭泽:地名。陶潜曾在彭泽任县令,因不堪忍受污浊的官场,便弃官归隐于田园。
【赏析】诗人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如?”这里的“二者”,就是“出世”和“入世”。辞官后,陶渊明选择了“出世”的道路,回归自然,过上了田园生活。

罄折岂足惜,而以事东篱。
【注释】罄折:竭尽。
【赏析】陶渊明辞官归隐后,过着“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他热爱大自然,也热爱劳动,常常亲自下地劳作,甚至“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他的这种思想,正是出自于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以及个人追求的理想社会——理想的社会应当是“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四》)

闲居交游绝,徒咏九日诗。
【注释】九日诗:指重阳节时的诗文。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中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可见他在重阳时也是饮酒作诗。
【赏析】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因此陶渊明在隐居期间,没有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甚至连朋友来访,他也不开门迎接。他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从事农耕、读书、作诗等田园生活。

菊花开思美酒,三径望白衣。
【注释】三径:指门前小路,相传为春秋时楚国大夫屈原所种。
【赏析】陶渊明爱菊,在《饮酒》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就荒草,松柏犹存繁。”可见他对菊花的喜爱,正如他自己所说:“今又欲何思?”“三径就荒草”中的“三径”指的是通向家门的小道,“望白衣”中的“白衣”指的是穿着白衣服的人,也就是他的友人。

不爱春华好,宁守岁寒姿。
【注释】春华:春天的花朵。岁寒:寒冬。
【赏析】陶渊明认为只有像梅花一样,经受住严寒的考验,才能保持自己的本性。他在《梅花》一诗中写道:“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可见他崇尚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岂为曲蘖癖,兴至且尽卮。
【注释】曲蘖:酿酒的米曲。
【赏析】陶渊明一生酷爱饮酒。他写道:“心好醇酒,遇酒便饮,一觞一咏,亦复何疑。”(《与子俨等疏》)他认为喝酒可以使人忘忧释愁,陶渊明在《饮酒》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他的酒瘾之大。

深衷洞玄妙,宁期后世知。
【注释】深衷:指内心的真实想法,洞玄:形容道理深刻明了,玄妙:玄奥的道理。
【赏析】陶渊明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见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就是追求真理,实现自身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