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汝舟
宿山心永乐 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 久入名山游,蹊径颇尽谙。 始知九曲外,复有南山南。 森邃更险豁,深篁倚烟岚。 沙田稻翼翼,岩桂花毵毵。 疏篱隔鸡犬,朽树藏蜂蚕。 尝传武陵源,傍有捕鱼潭。 伐木不到远,却留松与楠。 云光卸秋屦,回首望石龛。 经旬四攀眺,偃息此自堪。 涧芹食转美,草榻卧正酣。 枕中有鸿宝,何必问老聃。 长往来如返,多为世所惭。 【注释】 朝登三仰峰:早上攀登三仰峰。 夕宿
感遇 峨峨丹丘穴,千仞临骇谷。 攒石象丽宇,飞泉冒灵木。 日月旋其阿,霞雾草间伏。 倏忽冷风飘,珍禽翔踯躅。 仙人浮空下,紫童双玄鹄。 长笑秋兰馨,四体美丰玉。 顾我粲然笑,长跪授秘箓。 其语可得闻,其人谁能逐。 愿为飙车轮,展转竟心曲。 注释: 1. 峨峨:形容山峰高峻的样子。 2. 丹丘穴: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3. 千仞:形容山高,一仞约合十尺。 4. 攒石:堆积的石头。 5. 丽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祯卿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圣水山月下(注:圣水指传说中的神水之井,山月则指山中的月亮) 译文:在圣水的山间月光下,行寻流水从吾好。 注释:圣水: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通常与神圣不可侵犯有关。山月:山中的月亮,常常给人一种静谧、神秘的感觉。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圣水中的月亮映照出美丽的景色
【注释】: 1. 太姥石门:指名山中的石头门。 2. 名山多石门:名山有许多石门。 3. 太姥奇莫状:太姥山上的石门奇特无比。 4. 想当开辟来,必有万鬼匠:想象一下,自从地球形成以来,一定有无数鬼神在制作石门。 5. 大石架不如,小石巧相放:大的石门不如小的石门那样精巧。 6. 乍看怖欲堕,谛视极牢壮:乍一看似乎很可怕,仔细一看却很坚固。 7. 一夫过仅容,云至不能让:一个人经过也只允许容纳
【注释】 杂诗:即《杂感》诗,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浮坳:山间低洼之地。岂:难道。方舟:大船。巨鳞:大鱼。凤兮:传说中凤凰的羽翼。不在苞:不在其壳内。苞,指鸟兽的窝巢。贵:以……为贵。鸣及辰:报晓。辰,指时辰。当门兰蕙锄:门前有锄头,是说家中有人耕作。何况:哪堪比。在野芹:野外的芹菜。拥肿:形容人身体肥胖。羞:惭愧。美材:好的材料,这里指人才。薪:柴火。促促:匆匆忙忙的样子。岁阴生:岁月流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玉笥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游玉笥山 玉笥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游览,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玉笥开山远,金坛瞰谷重。 “玉笥”指的是玉笥山,“开山远”意味着山势遥远,景色壮观。“金坛”则形容山巅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灵光流世界,瑞气浑春冬。 这里的“灵光”是指山中灵气四溢,如同流水般自然
【注释】 原:事。 天遣:上天的旨意。玉笙:笙的美称,用玉石做成。弄:吹奏。掌中云:喻指仙境。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仙人在扶桑树下与王母相会的事。“扶桑枝上交王父”一句,是仙人与王母相见的情景。仙人驾着七凤车到王母宫去拜见,王母欣然应允了。“七凤车”,是古代帝王的车马,也是仙家所乘之车;《太平御览》卷九六五引汉应劭《风俗通义》说:“凤皇下止,王者乘七旗,盖为车也。故号曰车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句解读。注意翻译时要做到忠实原文、准确流畅、符合语法。 【答案】 招山不放海水过,坐与潮汐争咽喉:不容许大海的水经过招山。军门鼓角动地远,不觉送我招山头:军中的鼓角声传得很远,不知不觉中已经送我来到招山了
未至白塔投宿新坪农舍云洞更何许,新坪又一村。 前林露微月,半岭闻惊猿。 野老不避人,篝灯候茅屋。 始笑行路难,百里已三宿。 注释: 1. 未至白塔投宿新坪农舍:还没有达到白塔,就投宿在了新平村的农舍里。 2. 云洞更何许:云洞口究竟在哪里? 3. 新坪又一村:新的村庄又是一处。 4. 前林露微月:前面树林中,月亮被露水打湿,显得朦朦胧胧。 5. 半岭闻惊猿:山半腰传来惊悚猿猴的叫声。 6.
【注释】: 1. 杨絮飘花怯远人:杨絮飘落,花瓣落下,害怕远离家乡的人。这里指作者因送别友人而感到惆怅。 2. 荒山古寺阅残春:在荒凉的山野里,古老的寺庙中度过春天。这里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他乡惟有前朝柏:在这陌生的土地上,只有前朝留下来的柏树还在生长。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情感。 4. 得见踌蹰送客身:能够看到这送别的情景,感到十分惆怅。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