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这首诗是作者在郡斋燕集时答华玉二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作者对梁园的深厚情感和对越客的怀念之情。 “梁园初授简,越客罢鸣琴。”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刚刚接到梁园的任命,而越客(即越地的客人)则已经结束了他们的音乐生涯。这里,“梁园”指的是梁园这个地方,可能是指作者所在的某个地方;“授简”可能是指接受命令或任命;“罢鸣琴”则表示越客已经停止演奏乐器了。 “节序梅花及,江湖鸿雁深
雁荡清猿夜,黯然读尔诗。 斯人竟短折,吾道日支离。 注释:雁荡山上的清猿在夜里发出哀鸣,我黯然地阅读你写的诗。这个人竟然英年早逝,我自己的信仰和志向也一天天支离破碎。 二谷看秋月,孤峰落酒卮。 细翻嘉树传,洒泣向临菑。 注释:我在雁荡山的两座山谷中观赏秋天的月亮,那孤独的山峰上,仿佛有酒壶从高处落下。我细细翻阅着那些关于佳木的记载,不禁泪流满面,朝着临淄方向哭泣。 赏析: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江上赠汝厉侍御之荆湖 浙水重逢地,闽州旧话稠。 雷霆喧独夜,风雨动三秋。 骐骥行堪见,鹰鹯击更优。 他时有谏草,知上岳阳楼。 注释与赏析: 此诗是明代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与好友在江边重逢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友情深厚的赞美之情。首联“浙水重逢地,闽州旧话稠”描绘了与友人在浙水重逢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译文】 登上太山日观峰, 东岳乾坤已确定,黄河一线分开去。 太阳排开瀛海浪花,天边飞来蓟门云。 鲁道上伤我志意,秦碑下自夕曛。 不能承受疏远的眼,远望万里正氛氛。 【注释】 1、登太山:登上泰山。 2、日观峰:泰山的主峰之一,在山东泰安县境内。 3、乾坤定:天地之间已经确定。 4、黄河一缕分:指黄河的一条支流。 5、瀛海:指渤海。 6、日排瀛海浪,天入蓟门云:形容泰山的景色雄奇壮美。 7、鲁道
【注释】 1. 三首:本诗是组诗,共三首。陈生:指诗人友人陈光甫。韶州:即今广东省韶关市,当时为岭南道的都督府治所。戎幕:军事指挥部。 2. 已息河间辔(pèi):河间郡的旌旗已经收起。河间:古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献县西南一带。辔:马缰绳,代指指挥权。 3. 仍麾岭外旌:岭外,泛指南方,岭南一带。麾:挥动,指挥。 4. 艰危一命寄:处境艰难危险,命运寄托于他一人。艰危:艰难危险。 5.
注释: 出门 - 离开家乡,外出旅行 去国淹年岁,出门仍糺纷 - 离家已久,出门仍然心情烦乱 未回塞翁马,空有野人芹 - 没有回到故国,只能看着塞翁的马,心中只有像野人一样的芹菜 山海随黄纛,风云驻五军 - 山川大海随着黄旗一起移动,风云在军队中停留 远惭东方朔,谈笑诤明君 - 远远地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言辞被东方朔所嘲笑,但君王却能明鉴是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远离故土、心情烦乱的诗
春日发赤城 春天到来,我来到赤城的山中。 碧海春信至,赤城愁思深。 大海的春天来了,赤城的我心中充满了忧愁。 雪晴千涧疾,日落万方阴。 雪后阳光照耀,山谷中的溪流急速流淌;夕阳西下,远方的天空一片阴暗。 毕岁皆行役,凡躯故滞淫。 一年四季都在四处奔波,疲惫的身体总是停滞不前。 西归负良友,忽尔长蓬心。 准备返回家乡时,突然想起了我的好朋友
``` 禁直三千士,长搴镇国旗。 甲戈迷塞月,缯帛款边师。 大礼初回跸,春原更打围。 后车载光宠,不数汉昭仪。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明朝时期,皇帝身边有三千名正直的卫士,他们常常拿起武器护卫着国家的象征——镇国之旗。在月光下,甲胄与兵器显得格外明亮,丝绸和丝帛则向边疆军队表示敬意。皇帝开始举行盛大的仪式,而春天的原野上,皇帝又开始了狩猎活动。最后,皇帝的车驾载着显赫的光宠,不再像汉昭仪那样受限制
【注释】 四海:指全国。疲敝(bèi):困乏,疲惫。中原:这里指国都,即京都。支:支撑。蹭蹬:形容处境艰难。栖迟:指流离失所,无所依托。草泽:草野。龙斗:比喻贤才的才能被压抑、埋没。矢遗:箭飞出。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是一首感怀身世之作。 “四海俱疲敝,中原且力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全国各地都已疲惫不堪了;国家还勉强支撑着。诗人通过描绘国家的形势,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北风 北风天际下,舟楫夜相闻。 白草悬边月,黄沙长塞云。 鸾旂犹小队,虎旅尽高勋。 崖崿暌乖久,人今已勒文。 注释: 北风:指北方的风。 北风天际下,舟楫夜相闻:形容在夜晚,北方的大风席卷而来,船只在河上相互呼应。 白草悬边月,黄沙长塞云:描绘出边疆的荒凉景象,白草和黄沙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鸾旂犹小队,虎旅尽高勋:形容军队英勇无畏,战功赫赫。 崖崿睽乖久,人今已勒文: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