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秋月 秋天的月亮,照在长安城下,光芒明亮。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太液池,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蟾蜍的影子永远不消失,而乌鹊却飞向远方。 铁骑喧哗地响彻今夜,金波洒遍了四方。 关山阻隔,无法通行,但仍然吹起了笛子。 注释: - 秋月:秋天的月亮 - 秋月长安社(长安):长安是唐朝的首都,所以这里用长安来代指长安社。长安社是古代长安城中的一个社区组织,这里可能是作者在某个社区组织的聚会上看到的月亮。 -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秪抱霜雪姿,风沙怅独悲”:这里描述了诗人的菊花具有像霜雪一样纯洁和坚韧的姿态,但面对风沙却感到独自悲伤。 - “亲朋更此地,酩酊对花枝”:表达了诗人与亲朋好友相聚在此地饮酒作乐,但因酒醉而无法欣赏花朵的美景。 - “栗里归心远,潇湘秋事迟”:这里的“栗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故乡,而“潇湘秋事迟”则意味着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已经疏远。 -
诗句: 阁迥临虚旷,秋高入渺茫。 燕歌动易水,骏骨望昭王。 日落城笳起,天寒塞草黄。 扬雄辍扈从,空自赋长杨。 译文: 阁楼高耸入云霄,四周空旷无边际。 秋天的景色如此辽阔,让人心情无限宽广。 燕歌声声传遍易水边,骏马奔腾如风驰电掣。 夕阳西下,城楼鼓声四起,寒冷的天气中,边塞草木泛黄。 扬雄停下了车驾跟随,却只留下无尽的感伤和孤独。 只能独自创作,吟咏《长杨》之诗篇。 注释: 1. 阁迥
注释: 野老:指作者。经时:经过很长时间。深秋:秋天的意思。郭:外城。京洛: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荣:荣华富贵的生活。丹壑:红色的山壑,指辋川。绮楹:彩色的门窗。松阴:松树的阴影。立不倦:站着也不觉得疲倦。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洛阳所作。诗的前四句写自己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但因有辋川的山水为伴,饮酒作乐,暂时忘却了病痛的折磨。后四句则写自己在长安的所见所闻。首联“野老经时病,深秋出郭情”
【诗句】 昔游湖上寺,犹记释宗林。 语我菩提树,恒河深复深。 风沙晚识面,江海后知音。 白鹤翩翩去,青天何处寻。 【译文】 以前我们曾在湖上的寺庙里游玩,还记得当时释宗林老师。 他曾告诉我关于菩提树的故事,恒河的深度是如此之深。 我们在风沙中相识,后来在江海中成为了知音。 白鹤翩翩起舞飞走,我在青天下寻找你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与释宗林老师的一次回忆
【解析】 1.冬日:冬天。顺门:指帝王的朝门;九卿:古代朝廷中的重要官职,指宰相。陪:陪同。请驾:皇帝的车驾。 2.春曙复冬初:春天早晨,又到了冬季的开头。春曙:早晨。复:又。冬初:冬天的开头。 3.礼从郊庙损:礼仪上减少了郊祀庙祭的费用。礼:礼仪,礼节。从:依从。郊庙:指帝王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场所,也泛指宗庙。损:减少。 4.天入震离虚:天意降临到震动与离宫(皇宫)里。入:降临,到来。震离
注释:宜都县是三峡口,迁居此地我的心情如何? 落日照耀黄陵庙,秋风中江面浪涛汹涌。 巴人击鼓祭祀,江边姑娘踏着马蹄歌唱。 请不要唱渝州的曲调,猿声已经越来越近汨罗的岸边。 赏析:这首诗是送林以乘谪夷陵二首之一。诗人在宜都县,面对三峡,想到迁居此地的友人,心中难免有些感伤,于是写下这首送诗。全诗以“落日”、“秋风”、“巴蛮”、“江女”等关键词为载体,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友人的关心与祝愿
以下是《依依·独有南冠客,依依郭氏台。未酣燕市酒,翻惜陇头梅。汉戍连城动,秦关千角哀。县金买骏地,徒使壮心颓。》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 | 释义 | 赏析 |
【赏析】 陈执之,名不详,字子高,福州人。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诗人在福建任提举常平茶盐司时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陈执之家与诸友赏菊饮酒的场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绣衣都下宅”,写诗人到京城后,暂居陈执之宅中的所见所感。“绣衣”指官服,这里借以形容陈执之的身份地位。“都下”即京城。诗人初抵京城,暂居陈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宅的豪华富贵
【注释】 ①羽檄:古代用羽毛装饰的军书。流星:指急驰而过的马,此处形容战报传得很快。行营:即军营,也指行军。万马围:指战局紧急,万马齐奔,包围敌军。渔阳:古郡名,今北京大兴县。翠华:皇帝所乘之车,以青画为饰,故称翠华。 【赏析】 此诗是作者初至京城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首句写登上毗卢阁所见之景,次句言此地望京畿而思故乡,第三句写城阙斜晖映照着关山。第四句写战火纷飞,急报传来。五句写大军云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