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余侍御珊喜湖 注释:余:我,指诗人自己;侍御:官名,指余珊喜。珊喜湖。 赏析:此诗应是在写诗人游览珊喜湖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来到珊喜湖,在柱史湖畔的宅院落脚,柴扉打开迎接他的到来。颔联写晴天时,鹳鹤回巢,鱼龙潜游,景色十分宁静美好。颈联说诗人穿着芰衣,身体安稳;渔竿之意,可以慵懒地垂钓。尾联说眼前秋意正浓,正好为你们吟咏芙蓉花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嗟尔棠陵客: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称呼,棠陵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一种象征或代称,具体含义需要结合诗的背景和语境来理解。 2. 乖期秋独归: “乖期”意为违背约定,“秋独归”则是指秋天的时候独自归来,这里可能意味着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约而至。 3. 香山有夙诺: 这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一种约定,“香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点或事件,“夙诺”表示长久以来的承诺或约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此诗首联写诗人与屠文治分别的情景,“衰飒”意为萧瑟凄凉之意,“乖别”指离别。“羁栖几过从”中“羁栖”意为羁留、居住;“过从”意为相处,交往。“驽骀无熟路”中“驽骀”意为劣马,这里借代屠某。“鹰隼自秋空”中“秋空”意为天空。颔联写诗人与屠文治分别后
题虎溪三笑图 东林卓锡地,宛在昆仑西。 莲社谁堪入,庐峰不可梯。 一空无色相,三笑岂菩提。 便合攒眉去,酕醄过虎溪。 注释: - 东林卓锡地:指佛教禅宗的圣地之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因东晋和尚慧可在此受戒而得名。 - 昆崙西:指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一座神山,在中国西北地区。这里用来形容诗中的虎溪所在地非常遥远和神秘。 - 莲社:佛教组织,以荷花作为象征,聚集在荷塘边修行的人。 - 庐峰
【赏析】 此诗为送别蒋君佩之弟还谯,并寄予深情而作。 首联:“太丘二令子,伯也是难兄。”太丘,指汉太尉陈寔(字元方)的故里,今河南淮阳。陈寔是东汉名臣,以清正廉洁著称。太丘二令子即太丘的两个令尹之子。陈寔有两子,长曰元方,次曰季方。“伯”,指长子元方。“难兄”,谓与兄长相比,自己处境较为艰难。 颔联:“枥下垂骐骥,原头过鹡鸰。”枥下,即马棚。骐骥,古代传说中的良马,喻人才或贤者。鹡鸰(jī
《吾邦》是一首明·郑善夫创作的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并附上赏析: 1. 丧乱秋风起,吾邦尔独回 - 丧乱秋风起:描述了秋天的风带来了悲伤的氛围,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 吾邦尔独回:表达了诗人自己在这个动荡时期独自归来的孤独和无助。 2. 徒伤羁鸟赋,不见钓龙台 - 徒伤羁鸟赋:这里的“羁鸟”比喻那些因战乱而失去自由的人。 - 不见钓龙台:龙台通常象征着高位和权力中心
【注释】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市。仙圣:指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石控琴高鲤:传说晋代琴师阮咸曾梦见一条鲤鱼跃入他的琴中(见《世说新语》),后以“石控琴高鲤”比喻才人得到知遇。谢眺楼:南朝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后人称其居地为“谢眺楼”。白龙:指云气,古人认为云中有龙。黄鹤:指传说中的仙人之鸟。尔去乘云月:你将乘着云彩和月亮飘然而去。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宣城是神仙的居处
诗句释义与赏析 水部青云志,忧君双鬓斑。 同时谏羽猎,独尔窜荆蛮。 波撼黄牛峡,天连白虎关。 栖迟下客食,直以长瑜还。 诗句注释 - 水部青云志:指作者自比为水部的才子,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忧君双鬓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因自己被贬而忧虑白发的深深关切。 - 同时谏羽猎:指在同样的时间里,作者也参与了劝阻帝王的狩猎活动。 - 独尔窜荆蛮:独自被迫离开朝廷,流放到偏远的荆蛮之地。 -
【注释】 逢日:逢,通“逢”。 陕郊篇:即《经秦州作》,是薛稷的一首五律。 薄宦:官小,地位卑下。 危时:国家危难之时。 广文:唐制,国子监设太学,分置四门学,各以国名命名,广文为其中之一。 【赏析】 薛稷的诗多写个人生活和情感体验,风格清奇秀丽,与王勃、杨炯齐名,称为“王杨卢骆”。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应举落第回家后写给朋友的信中的作品。 首联:“薛君采见过”,诗人的朋友薛君采来访
【注释】 屏息:闭住呼吸,形容屏气沉思。 屏息经纶志,栖迟阊阖云:屏息,即“屏”,屏闭气息;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后用以比喻治理国家大事;栖迟,停留、栖息。闾阖,天门,这里用为借代帝王居处。 风尘蒙不解,龙虎乱相闻:风尘,指世事变故的风尘,这里借指南北分裂的战乱;蒙不解,指战乱不止,不能平息。 秪有还山梦,空馀谏猎文:祇有,只有;空馀,徒然留下;谏猎文,指向汉武帝提出的《止猎言》等劝谏狩猎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