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注释】 吴中吟二首 其二:越女进馆娃,楚囚落天涯。二物不并立,海水漂鸱夷。湛卢南入郢,神物竟先知。 馆娃:春秋时吴国美女西施的别名。馆娃宫:即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春秋时为吴王夫差所筑。 二物:指馆娃和鸱夷。二物不并立:言馆娃已死,而鸱夷尚在。 湛卢:宝剑名,传说秦始皇铸有“湛卢”剑。郢:楚国都城,故址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缅晤丧亡主:遥想那些已经死去的君主。缅,思念、追念;晤,见。 庸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下何岭”,然后根据题目信息确定答题区间,最后按要求组织答案作答。 【答案】 ①“云居不可升”四句:指诗人无法到达山顶。②“数日愁险艰,及此爱平旷”四句:指诗人终于登上山顶。③“林墟相维亘”二句
诗句释义与译文: 贫女吟八解 南阳有贫女,抱瓮立水澳。 - 注释: 南阳:指中国河南省南阳市,古称南阳。贫女:贫穷的姑娘或妇女。 - 译文: 南阳有一个贫穷的女娃,抱着水罐在水边站立。 趾短泥泞修,挽衣以彳亍。 - 注释: 趾短泥泞修:形容女子走路时脚趾短而容易陷在泥土里,需要用手去扶。 - 译文: 脚短容易陷入泥泞,只能用手拉住衣服走一步。 自言良家息,沦踬类草木。 - 注释:
宝镜皎如月,价值千黄金。偏照可怜色,不照可怜心。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读: 1. 宝镜皎如月:宝镜如同明亮的月亮,形容镜子非常清澈明亮。"皎"字在这里表示光亮而清晰的样子,“如”则是一种比喻,将镜子与月亮相比,强调其光泽和美丽。 2. 价值千黄金:这表达了镜子的宝贵和珍稀程度,用“千黄金”来夸张地描绘其价值。在这里,“千黄金”可能指的是极其稀有或珍贵的材质制成的镜子
吴中吟二首 其一 出自吴东门,遥望姑胥台。远观久未睹其貌,回风扫过荒凉之处。图霸业之心尚未实现,神木之下生起劫灰之叹。反复阅读春秋传,英雄人物令人心生哀愁。 注释: - 吴中:指苏州地区。 - 吟:诗歌的朗诵。 - 姑胥台:古台名,位于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 遥望:远看。 - 回风:大风呼啸而过。 - 惨蒿莱:荒凉萧瑟之意。 - 图王志未就:意指有统一天下的志向但未能实现。 - 神木生劫灰
【注释】 蓬门:指简陋的门户。霜雪繁:形容雪花纷纷。玉颜:指美女的容颜。苦禁当:苦苦地承受着。稍识:渐渐认识。春风:春天的风,比喻爱情。转:使……转。断肠:极度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写爱情相思之苦的七言绝句。全诗以“玉颜”起兴,先写自己对爱人的思念,接着用“稍识”和“转”等词,描写出自己对爱人的逐渐认识、了解的过程,最后用“断肠”一词,表达出自己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深深的爱恨交加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其内容为: 客有罗浮君,羽衣行翩翩。 长揖谢世事,炼性三十春。 沆瀣不满口,貌如藐姑神。 问道广成子,空同高嶙峋。 挂瓢椅树枝,振舄天风门。 朅来吊延陵,晤言东海滨。 示我紫尸术,挺身入层云。 誓将结瑶华,引手长相亲。 注释: 1. 客有罗浮君:客人中有来自罗浮山的友人。 2. 羽衣行翩翩:穿着轻盈的羽衣,行走时显得飘逸自如。 3. 长揖谢世事:长袖一挥
放舟荆溪寻张公洞不果归至滆湖起步长桥望烟景放歌 日晷于东驰,羁人复北征。 鼓舠下荆溪,言访张道陵。 缘薄扼事艰,意短回修程。 稠年戒襟素,履兹荒志诚。 坐令紫霞居,远隔于青冥。 所赖滆湖好,烟景疏天声。 躞蹀骋瞻眺,稍慰沧洲情。 青镜不肯私,金精几时营。 寓形若流电,空怀紫金经。 【注释】: 1. 日晷于东驰:指太阳在东方升起。晷,日影。 2. 羁人复北征:形容自己被束缚的人被迫再次向北远征。
注释:蚕蛾繁殖旺盛,人们却不再关心打扮,露水沾在路边的桑树上。只知道辛勤地纺织,却不知道岁月已经改变了容颜。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对年华逝去的感叹。首句“蚕盛不理妆”,以蚕蛾繁殖茂盛为背景,暗指女子的青春年华已逝。次句“露采陌上桑”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田间劳作的情景,暗示她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最后两句“但知织作𦂳,不觉年貌伤”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
《元日》 东君御征辕,玄冥迅回车。 温风倏尔至,古梅茁其葩。 桃户新受符,蓼盘香团芽。 感此念故里,兼之怀年华。 炙蛎洽弟兄,问岁话桑麻。 二期走逋旅,簪绂生叹嗟。 坐兹失初服,五内长负痾。 兔窟有穴狐,凰木亦栖鸦。 悟机贵在蚤,勿令负云霞。 译文 正月初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如梭。他在新年伊始就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