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表
【注释】: 1. 著述传畸士:著述,著作;畸士,特异的人。 2. 风流与后人:风流,风度和才华;后人,后来的人。 3. 溪涧水:指从山涧流下来的清泉。 4. 酹茶神:把酒洒向供奉的茶神(茶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园居时所作,以“怀陆馆”为题,表达对古代学者陆羽的怀念之情。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他编著了《茶经》,被誉为中国的茶圣。陆羽不仅精通茶学,而且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学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歌的内容,理解其意思。同时注意要联系题目中的注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手法进行具体分析。如本题,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景抒情,寓情于景。“遥林山暝色”写远山的景色和天色渐晚的景象;“返照入疏树”写夕阳西沉后余晖透过稀疏的树林照射到小路上;“一与幽人期”写诗人与朋友相约赏景,但友人却迟迟不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答案。“顾令公祠”一句的注释是:顾令公祠,即顾恺之祠堂。顾恺之(348-407),晋陵无锡人,东晋画家、书法家,尤善人物画,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卷等。 【答案】 译文:在桐乡留下一片爱,每天都来祭拜,世代都传播着清芬,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赏析:此诗首联写诗人在桐乡留下一片爱,日日祭祀
【注释】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此诗是作者写给友人顾玄言的,共二十首。顾玄言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作者在隐居期间结交的朋友,或者作者所敬仰的人。 茶岕:茶叶名,产于浙江安吉,有“天下绿茶第一品”的美誉。 玉露漙清夜,芳丛发旧溪:夜晚,清凉的月光照耀着茶树,茶香飘散在旧溪边。 无人知采摘,山鸟为先啼:没有外人知道茶叶被采摘,只有山鸟先叫起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茶山景色的诗
释义: 园中小楼没有建筑结构,它耸立在险峻的山峰之上,与陡峭的山势相抗衡。 暴雨从天空倾泻而下,好像有一块飞来的大石头
【注释】凌:超过。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增城县西北。会心处:指与志同道合的人聚会的地方。 【赏析】这是一首咏古梅的诗,诗人以梅花的高洁来比喻人的精神风貌。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高迈俊逸,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佳作
【注释】 曲引:曲水流觞,古人以竹筒盛酒,置于曲处让流人取饮。此句指曲水流觞之事。翳:遮阴。清溪:清澈的山涧溪流。惆怅:悲伤、怅惘。昔贤:过去的贤人。 【赏析】 这是一首借山水之景来抒发感慨的诗。首句写林下树木荫蔽仍存,暗示作者虽身处山林之中,但内心仍然被世俗所扰;次句写清澈的山涧溪水流淌不息,暗喻世事如水,不断流转,难以停留。三、四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去贤人的追思和遗憾
注释:苍松的树根像乱织的丝线,早晨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请用画笔描绘出匡庐的风景,增添瀑布的画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通过对苍松和瀑布的描写,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注释:抱着石头日复一日地沉吟,没有寄身于世俗的心意。 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出谷,夜晚云气越来越深。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个隐居生活的画面,表达了他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的“抱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孤独、清寂的生活状态;“都无寓世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恶和逃避;“不知犹出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夜来云气深”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
注释:竹林中万竿修长的竹子,在五月的清凉中显得萧瑟。 闲门原本不锁,那些粗俗的人可以任意来观赏。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竹林中万竿修长的竹子,在五月的清凉中显得萧瑟;而那些粗俗的人却可以随意来观赏,这是多么令人惋惜!全篇虽无一句议论之语,但作者对“伧客”的厌恶之情跃然纸上